關於我

常用查詢工具

文物相關機構

Youtube頻道

關於我

480件文物總表

中華文物480件

參考資料查詢網

文物位置地圖

瓷器相關文章

紫砂相關文章

古玉 書畫文章

文物相關文章

【古錢幣的常見問題】 王莽瘋狂的「貨幣改革」,發行了那些錢幣?

古錢幣的常見問題

王莽瘋狂的「貨幣改革」,發行了那些錢幣?

【歷史典故】   -   016、劣幣驅逐良幣

======================================

王莽自攝政到滅亡前後十三年,
共進行過四次幣制改革,
並發行了一系列錢幣,
由於王莽發行的錢幣工藝十分細緻精美,
而且存世量極少,
所以非常受到收藏家們的喜愛。

王莽第四次的貨幣改革,
也是最後一次的貨幣改革,
發行了「貨布」和「貨泉」兩種貨幣,
「貨布」的價值等於二十五個「貨泉」,
「貨泉」的重量為五銖,幣值為一文,
變相地又回歸到了「五銖錢」的重量和幣值,
王莽的貨幣改革,嚴重的干擾了市場秩序,
對商業和民間交易,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王莽之後,中國歷史從此,
再也沒有出現過如此瘋狂的「貨幣試驗」。

----------------------------------------------------------------

第一次幣制改革(西漢居攝二年,西元7年):

5000 錯刀(一刀平五千)
500  契刀(契刀五百)
50   大錢(大泉五十)
1    五銖錢

東漢 班固《漢書.王莽傳》記載:
「(居攝二年)五月,更造貨:
    錯刀,一直五千;
    契刀,一直五百;
    大錢,一直五十,與五銖錢竝行。
    民多盜鑄者。禁列侯以下不得挾黃金,輸御府受直,然卒不與直。」

東漢 班固《漢書.食貨志》記載:
「王莽居攝,變漢制,以周錢有子母相權,
    於是更造大錢,徑寸二分,重十二銖,文曰「大錢五十」。
    又造契刀、錯刀。
    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長二寸,文曰「契刀五百」。
    錯刀,以黃金錯其文,曰「一刀平五千」。
    與五銖錢凡四品,並行。」

在「五銖錢」的基礎上,
又加鑄了三種錢幣:

1、大錢(大泉五十)。
2、契刀(契刀五百)。
3、金錯刀(一刀平五千)。

----------------------------------------------------------------

第二次幣制改革(新朝始建國元年,西元9年):

50 大錢(大泉五十)
1  小錢(小泉直一)

東漢 班固《漢書.王莽傳》記載:
「(始建國元年)乃更作小錢,徑六分,重一銖,文曰「小錢直一」,
    與前「大錢五十」者為二品,並行。
    欲防民盜鑄,乃禁不得挾銅炭。」

同時五銖錢被廢。

東漢 班固《漢書.王莽傳》記載:
「是時百姓便安漢五銖錢,以莽錢大小兩行難知,
    又數變改不信,皆私以五銖錢市買。
    訛言大錢當罷,莫肯挾。
    莽患之,復下書:「諸挾五銖錢,言大錢當罷者,比非井田制,投四裔。」
    於是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人至涕泣於市道。
    及坐賣買田宅奴婢,鑄錢,自諸侯卿大夫至於庶民,抵罪者不可勝數。」

王莽繼位後,
認為「皇天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
忌諱漢代統治者「劉」字是由「卯」、「金」、「刀」構成,
於是廢除了「契刀」、「金錯刀」和「五銖錢」,
保留了「大泉五十」,
並另外鑄行了與五銖錢同價值的「小泉直一」流通使用。

----------------------------------------------------------------

第三次幣制改革(新朝始建國二年,西元10年):

五物(金、銀、龜、貝、銅)
六名(錢貨、金貨、銀貨、龜貨、貝貨、布貨)
二十八品不同質地、不同形態、不同單位的28種幣

布貨()的十布:

900 次布九百
800 第布八百
700 壯布七百
600 中布六百
500 差布五百
400 序布四百
300 幼布三百
200 么布二百
100 小布一百

錢貨()的六泉:

50  大泉五十
40  壯泉四十
30  中泉三十
20  幼泉二十
10  么泉一十
1   小泉直一

東漢 班固《漢書.王莽傳》記載:
「莽以錢幣訖不行,復下書曰:
  「民以食為命,以貨為資,是以八政以食為首。
    寶貨皆重則小用不給,皆輕則僦載煩費,輕重大小各有差品,則用便而民樂。」
    於是造寶貨五品,語在食貨志。
    百姓不從,但行小大錢二品而已。
    盜鑄錢者不可禁,迺重其法,一家鑄錢,五家坐之,沒入為奴婢。
    吏民出入持布錢以副符傳,不持者,廚傳勿舍,關津苛留。
    公卿皆持以入宮殿門,欲以重而行之。」

東漢 班固《漢書.食貨志》記載:
「百姓憒亂,其貨不行。
    民私以五銖錢市買。
    莽患之,下詔:「敢非井田挾五銖錢者為惑衆,投諸四裔以御魑魅。」
    於是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涕泣於市道。
    坐賣買田宅奴婢鑄錢抵罪者,自公卿大夫至庶人,不可稱數。
    莽知民愁,迺但行小錢直一,與大錢五十,二品並行,龜貝布屬且寢。」

由於「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推行,導致幣制混亂,
改革政策朝令夕改,缺乏穩定性和可執行性,
導致百姓和官員無所適從,使得錢幣貶值,
民怨、飢荒、統治危機接踵而至。

----------------------------------------------------------------

第四次幣制改革(新朝天鳳元年,西元14年):

25 貨布
1  貨泉

東漢 班固《漢書.王莽傳》記載:
「是歲(地皇元年),罷大小錢,更行貨布,
    長二寸五分,廣一寸,直貨錢二十五。
    貨錢徑一寸,重五銖,枚直一。
    兩品竝行。敢盜鑄錢及偏行布貨,伍人知不發舉,皆沒入為官奴婢。」

東漢 班固《漢書.食貨志》記載:
「後五歲,天鳳元年,復申下金銀龜貝之貨,頗增減其賈直。
    而罷大小錢,改作貨布,長二寸五分,
    廣一寸,首長八分有竒,廣八分,其圜好徑二分半,足枝長八分,間廣二分,
    其文右曰「貨」,左曰「布」,重二十五銖,直貨泉二十五。
    貨泉徑一寸,重五銖,文右曰「貨」,左曰「泉」,枚直一,與貨布二品並行。
    又以大錢行乆,罷之,恐民挾不止,迺令民且獨行大錢,
    與新貨泉俱枚直一,並行盡六年,毋得復挾大錢矣。」

王莽發行了「貨布」和「貨泉」兩種貨幣,
「貨布」的價值等於二十五個「貨泉」,
「貨泉」的重量為五銖,幣值為一文。

======================================

新莽 大泉五十

【09古幣】   新莽 大泉五十

----------------------------------------------------------------

新莽 貨布

【09古幣】   新莽 貨布

----------------------------------------------------------------

新莽 貨泉

【09古幣】   新莽 貨泉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錢幣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莽 大泉五十

直徑1.8公分
銅製,圓形中央有方孔,一面鑄有「大泉五十」,
一面有類似花卉、星辰等紋飾之幾何紋。

----------------------------------------------------------------

新莽 貨布

長5.9公分、寬2.2公分

----------------------------------------------------------------

新莽 貨布

長5.6公分、寬2.1公分

----------------------------------------------------------------

新莽 貨泉

直徑1.7公分
銅製,圓形中央有方孔,一面鑄有「貨泉」,
一面圖文無法辨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