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宋瓷(北方)】
北方窯系
中國古瓷的歷史長河中,燒制黑釉瓷的地域廣闊,
窯口眾多,時間長久,連綿千餘年,
黑釉瓷在宋代,
它形成了龐大的磁州窯民窯窯系,
遍布廣闊的北方各窯口。
----------------------------------------------------------------
湯瓶
宋朝人點茶,
不用鐵鍋燒水,只用湯瓶燒水,
湯瓶有大有小,大的能燒三斤水,小的能燒一斤水,
材質有瓷壺,也有砂壺,
本器胎骨較為厚重,
相對其它材質耐熱且保溫較好。
河北宣化遼代墓群壁畫《備茶圖》,
整個壁畫場景的人物,從碾茶、煎茶到分工協作,
以及放在桌上的一系列茶道工具與器皿,
形象完整地展示了當時備茶的全部過程,
圖像信息填補了研究古代茶文化實證的空白,
其中煮水所使用的湯瓶造形和本器相似。
清 姚文瀚 摹宋人文會圖,
圖面的正中央,
侍者煮水所使用的湯瓶造形和本器相似。
宋 北方窯系 黑釉 堆線紋 執壺
直口微敞,直頸微束,斜肩,直腹,圈足,
肩上置有一流,與之相對的頸肩處設執柄。
胎骨較為厚重,造型相對樸拙穩實,
釉色深沉、瑩潤,施釉不及底。
器物通體滿釉,釉色墨黑如漆且潤澤,
器身自肩部至下腹部飾有凸線紋,
以每組兩條、三條、四條或五條均勻地飾於器物腹部,
線條剛健有力,分佈勻稱,立體感極強。
將垂直的豎凸線紋進行分組,
線條呈白色,亦有凸線紋線條白色微泛黃,
形成了白色線條與黑色釉體不同色調的完美交織。
本瓷器凸線紋的製作工藝是瀝粉法,
就是在器物坯體晾乾後,
用工具把白色泥料或漿狀化妝土,
像做蛋糕裱花那樣在器物上做出凸線。
宋金時期睿智聰明、才華橫溢的燒瓷藝人,
以其高超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製作技巧,
賦予了黑色釉鮮活的生命和豐富的人文氣息,
使之能黑壓眾彩,具有更為含蓄深沉的審美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