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明瓷】 克拉克瓷 --- 明晚期 克拉克瓷 青花 錦地開光雙鹿圖折沿花口大盤

【05明瓷】

克拉克瓷(漳州窯外銷瓷)

荷屬東印度公司於1624年至1662年統治臺灣38年間,
在大員(台南安平)建造熱蘭遮城作為政治中心與貿易根據地,
1602 - 1682年間,僅荷蘭東印度公司一家就從中國進口約1200萬件瓷器。
這些瓷器的風格,不同於中國瓷器,
是按照歐洲人喜歡的風格設計的,史稱「克拉克瓷器」,
在十七世紀的荷蘭靜物畫裡,常出現克拉克瓷器這個主題,
因為瓷器在當時十分珍貴。

明神宗萬曆三十年(1602),福建連江人陳第,
隨沈有容至東番(台灣)圍剿日本海盜。
回中國以後,寫下了東番記,是漢文中第一篇有關台灣風土的報導文學,
其中描寫「山最宜鹿,儦儦俟俟,千百為群。」
在台灣山上最適宜捕鹿,野鹿眾多而徐行,往往千百成群。

這件克拉克瓷器所畫的是台灣原始風貌,
梅花鹿是台灣的特有亞種,三、四百年前平地隨處可見牠們的蹤影,
如同《詩經.小雅》裡的〈鹿鳴〉篇中所說的,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主要是藉由鹿鳴與樂器的合奏,營造出主人宴請賓客歡愉的氣氛。
梅花鹿茸在秋冬會木質化,春天會脫落,在如詩如畫的台灣野地裡,
草原食苹的溫馴鹿群,層層疊疊的呦呦叫聲,佈滿整個島嶼海域。

======================================

明晚期 克拉克瓷 青花 錦地開光雙鹿圖折沿花口大盤

口徑52cm,足徑29cm,高9.5cm,盤壁厚5.5mm

此青花大盤的典型特徵如下:
1、為薄胎。厚胎多為國內民生用品,薄胎多為外貿瓷作為觀賞器。
2、瓷盤心「塌底」。
3、瓷器的底圈足帶有粘砂,因塌底的原故,釉向下流淌而與底足墊的沙發生粘連。
4、可見到修圈足時所留下的放射狀跳刀痕。
5、圈足平切微內傾。
6、盤中心圖案是一幅<雙鹿圖>,梅花鹿皮是當時台灣主要生物種。
7、盤口緣有八幅小開光依次把八幅大開光分開,此畫風俗稱的「卡拉克瓷」。
8、盤口緣紋飾畫有紅毛丹圖案(紅毛丹是東南亞的水果)。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