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金屬器】 銅錯金銀 --- 周 錯金鑲綠松石 三活環鈕 青銅鏡

【24金屬器】

銅鏡

中國的青銅器最早出現於公元前五千年,
起源一說是由西方人從新疆帶過來的,
青銅器於夏商周時期為文化與科技的代表,
到漢代逐漸由鐵器所取代,
跨越了約三千年的歷史長河。

墨子的「鏡子學說」:

《墨子·非攻》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
鏡於水,見而之容;
鏡於人,則知凶與吉。」

君子不用水來當鏡子,
而是拿人來當鏡子,
以水來當鏡子,
可以看到自己的容貌(美醜),
以人來當鏡子,
可以知道吉凶(對錯)。

《墨子·修身》
認為有四種人,是不值得結交的:
一、是無義者,「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肯仗義疏財的守財奴,窮的只剩下錢;
二、是無志者,「守道不篤者」,沒有追求的庸俗之輩;
三、是無知者,「遍物不博者」,不學無術;
四、是無察者,「辯是非不察者」,黑白顛倒沒有原則。

《舊唐書·魏徵傳》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古人用銅鏡來當鏡子,
可以改正自己的外表;
用歷史來當鏡子,
可以知道興亡之道,
而用人當鏡子,
則可以明白對錯得失。

唐朝魏徵治墨學,向唐太宗諫言,
太宗將此上升為治國之道,
出現了
「貞觀之治」的輝煌盛世,
大唐盛世可謂得益於墨子遺風!

======================================

周 錯金鑲綠松石三活環鈕青銅鏡

直徑29.5cm/厚0.65cm

「金(銅)鑲玉」

除了製作單一材質青銅器外,
先民也嘗試將青銅與美麗的玉石材料組合成器,
這類器物稱為「金(銅)鑲玉」,
如夏代已出現青銅器鑲嵌綠松石的牌飾,
綠松石嫩綠而又閃亮的點綴,
使器物看起來美麗又燦爛。

「錯金銀」

春秋戰國「錯金銀」的裝飾風氣大為流行,
「錯金銀」古稱「金錯」、「金銀錯」,
「錯」是指錯石(礪石、磨刀石),
「錯金銀」的方法是在青銅器表面預刻的凹槽內,
嵌入金或銀的絲、片,
有的器物上再配上綠松石或其他寶石,
最後再用錯石加以磨合,
「金銀錯」增加了器物的高貴感。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