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的釉上彩瓷】 10、胭脂紅彩

景德鎮的釉上彩瓷

10、胭脂紅彩

胭脂紅釉色如女子絳唇胭脂之色故名,
又稱玫瑰紅、薔薇紅、洋紅等,
康熙年間由西洋傳入,
以微量黃金做為呈色劑,在800-850度二次低溫焙烤。

根據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22-01-13 - 2023-12-31

風格故事—琺瑯彩瓷特展 

展覽內容概述可知:

琺瑯彩瓷創燒於十八世紀初,
康熙皇帝(1662-1722)邀集西洋傳教士和民間高手,
共同推動畫琺瑯工藝及至燒出本土樣式,
剛開始研發時,
幾乎所有的試燒品都不寫正式的年款,
等到有所把握之後,才以「康熙御製」為識。

作品都共同擁有一個「律」字號,
故可對照出它們原來收納於紫禁城的景陽宮。
從裝飾釉彩與紋樣來分類,
可再分成兩組:

第一組胭脂紅彩系列,
也就是地方好手追仿西洋金紅彩,
以本土技術在釉中加入「金」元素,新創完成的釉彩。

另一組則在燒製完成的白瓷碗、盤上,
試著以進口彩料裝飾人物或花卉紋樣。

擔任過廣東巡撫和兩廣總督職務的楊琳,
任內曾經三度(1716-1718)上奏康熙皇帝,
除了轉呈西洋琺瑯料之外,
字裏行間一再強調民間高手躍躍欲試畫琺瑯器和積極研創紅彩的經過。

---------------------------

清 大清同治年製 胭脂紅彩 山水樓閣圖玉壺春瓶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景德鎮的胭脂紅彩瓷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 乾隆 青花胭脂紅番蓮紋奔巴壺

高19.4公分 口徑7.2公分 底徑9.7公分
瓷胎,侈口,器頂形如平台傘蓋狀,階式頸,圓腹,曲流,圈足外撇。
器外壁施白地青花,並以釉上粉紅色釉繪飾圖案,
腹外壁飾纏枝番蓮花葉,腹部下緣蓮瓣紋一圈,圈足足牆外卷枝番蓮一周;
流底部以龍首為飾。口沿、圈足邊緣有金色連珠紋。
圈足露胎一圈,足內白地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