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的釉上彩瓷
8、廣彩
明代因防止海盜集團的騷擾,
從洪武年間到隆慶年間,實行了近200年的海禁,
明穆宗(隆慶帝)於隆慶元年(1567年)宣布解除海禁,
開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一處口岸對外貿易,
史稱「隆慶開關」。
清朝為了防堵反清勢力,
防堵鄭成功等抗清力量,
順治十三年(1656年)頒布「禁海令」,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平定台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開放對外貿易,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規範外商活動為理由,
諭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廣東通商。
廣彩又稱「廣東彩」、「廣州織金彩瓷」,
廣彩燒造開始於清康熙年間,
用於外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當時廣州工匠利用進口材料,創燒出「銅胎畫琺瑯」,
後又把這種方法用在白瓷胎上,
成為著名的琺瑯彩,這是廣州彩瓷的萌芽。
當時商人從景德鎮運回白瓷,
歐洲商人帶來彩瓷圖樣由中國商人按要求製造,
採用江西粉彩技藝仿照西洋彩畫的方法加以彩繪,
在廣州繪上色彩鮮艷的圖案,再燒制而成,
廣彩既保留了中國傳統瓷器的特點,又吸收西洋工藝的精華,
廣彩深受歐美人士歡迎的原因之一是在於西洋元素的運用,
不論是裝飾題材、設計和技法,既注入東方神韻的中國元素,
同時亦吸納異域情調的西洋元素。
民國 劉子芬《竹園陶說》記載:
「清代中葉,海舶雲集,商務聚盛,
歐土重華瓷,我國商人投其所好,
乃於景德鎮燒造白瓷,運至粵垣,
加僱工匠,仿照西洋畫法,加以彩繪,
於珠江之河南,開爐烘染,製成彩瓷然後售之西商。
蓋其器購自景德鎮,彩繪則粵之河南廠所加者也。」
廣彩顏料品種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是水青,亦稱廣翠,似青花的顏色;
二是西紅,與江西景德鎮的胭脂紅相似;
三是大紅,較礬紅淺而鮮;
四是大綠,比江西大綠稍翠;
五是麻色,似黃麻皮色;
六是金彩,金碧輝煌;
七是茄色,由西紅和水青配成的紫色。
在設計方面,廣彩常見「滿地開光」,
有邊、有開光、有地,主題則安置在中心,
釉上繪上金色花紋圖案,
仿佛錦緞上繡以色彩絢麗高雅華貴的萬縷金絲,
以構圖緊密、色彩濃艷、金碧輝煌、繪工精細而著稱。
---------------------------
清 廣彩 開光西廂記人物故事圖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