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青花發色
康熙 青花
【線上講座展覽 Youtube 影片】 青花瓷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
康熙青花有「色分五彩」或「青花分五色」或「墨分五色」之說,
其實在崇禎青花就已看見青花的層次感,
康熙中期青花所使用的雲南「珠明料」,
其色彩變化有五個層次的色階,
有「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之分,
康熙中期的青花在繪畫技法上,
改變了元代青花傳統實筆點畫,
明代青花雙線勾靳填色法的單調畫風,
而是採用渲染——即「分水皴」的技法,
並借鑑了西洋畫的焦點透視手法,
在繪畫中區分事物的陰陽向背、遠近疏密,使畫面富有立體感,
濃重、淡雅層次分明,把遠山近水、翎毛走獸、
花草樹木、人物神仙,描繪得十分傳神,
用一種顏色即能表現出多種色調。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青花瓷器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 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圖六方蓋罐
胎質細膩,釉色鮮麗勻濃、濃淡層次分明,
為典型康熙青花釉色。
清 康熙 青花 番蓮紋盤
通體施青花釉彩,足緣無釉露胎。
清 康熙 青花 山水長方花盆
傳世可見許多寫有康熙年款的青花和五彩花盆。
這件長方形花盆器表裝飾的山水人物圖畫,
在工匠無微不至的暈染下,
人物、山水圖案都具有深淺不同層次的色彩變化。
此一仿佛古人以「墨分五彩」形容水墨畫的豐富質感,
正是康熙朝青花瓷器的典型風格。
清 康熙 青花 獸面紋蓋罐
胎骨均勻,潔白細膩,白釉瑩潔,青花呈色勻淨鮮麗。
此與前器罐型,皆為明清常見蓋罐形制,
同類型宜興紫砂或朱泥器中亦見燒製,
甚至錫製品也有製作,可能都是貯藏茶葉的蓋罐。
清 康熙 青花 魚龍紋豆
器類似未帶蓋的青銅禮器「豆」,
主要由敞口直壁的淺盤下接高撇足組成。
上半部淺盤內施透明釉,外壁釉下鈷藍裝飾蓮瓣紋一圈,
樣式與門字形蓮瓣紋相近。
鈷藍發色水潤,
並用刷絲表現波濤碰擊仙山時水波濺發的效果與氣勢。
清 康熙 青花 番蓮紋碗
碗心,於雙道弦紋內繪一朵番蓮花;
器身紋飾線條俐落,多留白,風格素雅,
有仿明代早期青花的韻味。
清 康熙 青花 竹葉紋蓋罐
全器均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繪竹葉,肩至底共四層竹節,
節與節之間各加飾小圈點一周,象徵竹節的凸點。
蓋面飾花卉圖案,蓋壁紋飾與器同。
此類型蓋罐為貯藏茶葉的茶葉罐,除青花外亦有鬥彩器,
以青花鉤竹葉輪廓,高溫燒成後再施綠彩低溫燒成,相當雅緻。
清 康熙 青花 魚龍紋折沿洗
器內外壁光素無紋,全器僅內底以青花繪飾紋樣,
全器罩透明釉,外底露胎。
清 康熙 青花 夔龍紋蓋罐
青花勻濃,白釉瑩潔,胎薄質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