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青花發色】 宣德 青花

明清時期的青花發色

宣德 青花

【線上講座展覽 Youtube 影片】     青花瓷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

明初社會經濟經洪武、建文、永樂三朝的恢復發展,
永樂他的兒子朱高熾、孫子朱瞻基先後即位,是為明仁宗、明宣宗,
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
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
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
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後人將永樂盛世和宣德時的太平合稱為「永宣盛世」, 
到仁宗、宣宗兩朝,出現了社會經濟的繁榮,
使得國家出現盛世的局面,
這個時期被認為是明朝國力最強、政治最清明的時期,
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宣德是一位書畫家,在書畫方面極有造詣,
宣德官窯青花,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燒燒造的數量上也是空前的,
《大明會典》記載,宣德八年(1433年),
一次就要燒造龍鳳瓷器四十四萬三千五百件,
成化年間御窯廠「燒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費不貲。」

《景德鎮陶錄》記載,
「宣德間廠窯。所燒土赤埴,壤質骨如珠砂,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色尚淡彩。
尚深厚,以甜白、棕眼為常,以鮮紅為寶,
......「宣青」是蘇泥勃青,故佳,成化時已絕,」

青花用料有進口色料、國產兩種色料,以進口蘇麻離青料描繪為主。

明代 王世懋《窺天外乘》記載:
「我朝則專設於浮樑縣之景德鎮,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
其時以腙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

蘇麻離青這種進口青料,
含鐵量特別高,含錳量低,故稱「高鐵低錳」料。
蘇麻離青發色深沉濃豔,在爐火氣氛好的情況下能燒出寶石般的色澤
含鐵量高容易使發色呈現深藍色
色料凝聚厚處會形成黑褐色的結晶斑點
在一定光線下有錫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結晶,用手撫摸釉面凹凸不平
如果此處釉層薄會出現乾澀、無光的現象。

國產鈷料呈現一種色澤藍中帶灰,沒有黑褐色鐵鏽結晶斑點;
另一種發色清淡,有暈散現象,色澤幽雅;
在進口和國產兩種色料混合使用時,
發色明快,呈色濃重與淡雅相間,具備兩種鈷料的特點。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宣德青花瓷器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 宣德 青花 卷草斜格網紋蓋罐

罐身青花釉色均勻,蓋較濃艷,並帶鐵褐結晶疵斑,
白釉泛青,外底聚釉處尤甚,釉面橘皮紋明顯。
圈足露胎,質堅細膩,遺有墊餅滲染的大小鐵質斑點。

明 宣德 青花 圖案花紋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青色濃艷,帶褐綠疵斑,
白釉泛湖綠色,聚釉處尤甚,
圈足露胎,胎地堅緻細膩。

明 宣德 青花 花卉紋燈

青花勻深帶灰,多處帶褐黃及鐵褐色鐵繡斑,
白釉則淺泛湖綠色。
胎骨稍厚,圈足露胎,質地堅硬細膩。

明 宣德 青花 水波紋渣斗

胎骨厚重,青花呈色濃豔,有深褐色結晶疵斑,
餘罩施白釉,釉色月白。

明 宣德 青花 轉枝四季花卉紋大罐

青花濃艷,多帶褐色結晶疵斑,
白釉較厚,密佈大小晶亮氣泡。
胎骨厚重,內壁可見拉坯遺痕,環形圈足露胎,
細白堅緻,帶大小鐵質斑點,胎釉間呈淺橘色。

明 宣德 青花 鴛鴦形硯滴

胎骨較薄,青釉勻濃,偶帶褐綠色斑,
白釉腴厚,釉面滿佈細小氣泡。
器底無釉,白胎堅細,略呈鐵質斑點。

明 宣德 青花 庭園仕女圖盤

青花釉色灰青,其上透明釉層較厚,
略帶鐵鏽疵斑,白釉泛青。
釉面細小氣泡密佈,並有稀疏直線開片紋。
胎骨微厚略重,底微凸,質堅細膩。

明 宣德 青花 波濤白龍紋碗

器內無紋,白釉泛青,胎骨較薄,
青花呈色艷麗,多處呈現鐵皮繡斑,
圈足露胎,間帶鐵斑斑點,胎釉一線呈淺橘色。

明 宣德 青花 仙女乘鶴圖碗

內壁白釉無紋泛青,積釉處尤甚,釉面氣泡疏朗清澈;
青花濃豔泛紫,濃處偶帶鐵褐色疵斑;
胎骨勻稱,外底微凸,圈足足底無釉,修削平整,露胎處略帶細小鐵質斑點。

明 宣德 青花 穿蓮龍鳳紋碗

白釉泛青,釉面大小氣泡晶亮,帶橘皮紋氣泡孔,內碗心尤其清晰。
青花釉色濃豔,紋飾清晰,釉深處均見褐綠斑及鐵褐色疵斑。
胎體勻薄透光,內壁可見拉坯遺痕,胎質細膩潔白。

明 宣德 青花 蓮瓣花卉紋蓮子碗

碗心內凹呈尖底狀,底微凸,俗稱雞心碗,
一般因其碗形頗似蓮房,俗又稱「蓮子碗」。
青釉色濃帶鐵質疵斑,白釉泛青。胎骨均勻,質堅細膩。

明 宣德 青花 卷草蓮瓣紋罐

白釉腴厚,青花濃重帶灰,
暈散模糊間帶褐黃結晶疵斑,
底邊釉厚處泛青。
胎骨厚重,圈足露胎,質堅細膩,胎釉一線呈淺橘色。

明 宣德 青花 牡丹紋花澆

此類器形應該來自外地,西亞地區出現不少與之相似的銀、銅、陶器,
這類器物經常被穆斯林當作淨手或澆花之用。
此器表面為白底青花,唯底部無釉,露出胎土。
值得注意的是,器表的青花紋樣出現「滲青」現象,
即鈷藍釉料未研磨精細,在窯燒時不能完全燒熔,
故形成粒子般的小青點所致,乃宣德青花常見的特色。

明 宣德 青花 詩意圖高足碗

外壁畫庭園景物,仕女秉燭夜遊,高足畫坡石林樹,
口足間加飾青線八道,內壁無紋。
胎骨均勻,高足稍厚,青花艷麗,
白釉泛青,圈足露胎,潔白細膩。
碗心青花書「宣德年製」二行四字楷款,外加雙圈。

明 宣德 青花 卷草蓮瓣紋罐

白釉腴厚,
青花濃重帶灰,暈散模糊間帶褐黃結晶疵斑,底邊釉厚處泛青。
胎骨厚重,圈足露胎,質堅細膩,
胎釉一線呈淺橘色。
款字青花濃重,亦帶褐綠疵斑。

明 宣德 青花 轉枝四季花卉紋水盛

青釉發色稍暗,間有褐綠色斑,
外底凹足施白釉,釉上開片。
圈足露胎,細膩潔白,胎釉間呈淺橘色。

明 宣德 青花 折枝花卉紋合碗

底邊瓣紋一周,蓮瓣轉折處青花呈褐綠色,
青花釉色豔麗,濃淡不一,內面白釉泛青。
胎骨略厚,質堅細膩,
碗底、蓋足胎釉一線均呈淺橘色。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