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前的陶瓷】 ---- 唐三彩

 唐代以前的陶瓷

唐三彩

唐三彩」被喻為唐朝藝術的代表,
本來是指唐代陶器上的釉色,
主要是以赭、白、綠三種色釉為主,
後來也被用來泛稱唐代的彩陶,
故稱為「唐三彩彩陶」。

一、燒造時間:

創燒於七世紀中,至八世紀中衰退,燒造不足百年。

二、燒造地點:

窯址在河南省鞏義市的鞏縣窯附近地區、
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的耀州窯附近地區。

三、燒造器型:

分為「雕塑俑像類」和「器皿類」兩部分;
「雕塑俑像類」多為隨葬冥器,有人物、動物、天王、鎮墓獸等;
「器皿類」多為實用器,有碗、盤、瓶、爐、燈、壺、硯等。

四、燒造工藝

1、採用二次燒成法:
首先使用粘土作胎,在窯內經過1000℃素燒;
再於胎上繪以各種釉料入窯進行低溫800℃釉燒。
2、釉料著色劑:
銅(釉為綠色)、鐵(釉為赭黃色)、錳(釉為紫色)、鈷(釉為藍色)、銻(釉為淺黃)等。
3、釉料助熔劑:
釉料中加入鉛、鋁作助熔劑。

五、工藝特點

1、唐三彩俑類造型生動逼真,比例協調,形態自然傳神。
2、唐三彩不只綠白褐三色,也有淺黃、赭黃、淺綠、深綠、藍、褐紅、茄紫等色。
3、藍色是在釉料中加入進口的鈷料,所以最為昂貴。
4、唐三彩釉料在高溫下澆融,形成斑駁淋漓的流竄工藝。
5、唐三彩釉面的開片是比較典型的「蠅翅片」。
6、胎土的顏色有磚紅、粉紅、粉白、黃白、上黃等色。
7、唐三彩為陶器,在地下埋藏千年,所以土味沁入胎土。

----------------------------------------------------------------

唐三彩 寶花獅子團窠紋 辟雍硯

唐三彩 寶花獅子團窠紋 辟雍硯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