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硯的常見品種 】 十二、雘村石硯

古硯的常見品種

【文物的地理位置圖】   八、中國硯台的地理位置圖

======================================

十二、雘村石硯

雘村石硯產自江蘇省蘇州吳縣,
最早稱「雘村硯
也稱藏書硯漱石硯太湖石硯
因外表、手感和人工燒製的「澄泥硯」極為相似,
故將其稱之為澄泥石硯

雘村石硯最早採於靈岩山
是江蘇省蘇州市西南方的木瀆鎮旁的一座小山
因為山上的石頭可以制硯台,
靈岩山又稱「硯石山」。

東漢 趙曄《吳越春秋》記載:
「闔閭城西,有山號硯石,上有館娃宮。」

硯石山便是如今靈岩山的別稱,
「館娃宮」坐落於江蘇蘇州的「靈岩山」上,
為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寵幸西施而興建的大型離宮。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曾在靈岩山造「姑蘇台」,
靈岩山又稱「姑蘇山」。

雘村石硯的石質屬於淺變質泥岩,
質地溫潤,致密堅實,剛柔兼濟
易於儲水,易於發墨,不損筆鋒,
石性糯而硯鋒健,
和人工燒製的澄泥硯相似,
其颜色以褐黃色為主,色澤柔和,
其品種有鱔魚黃、硃砂紅、綠豆砂等。

宋 米芾《硯史》記載:
「蘇州褐黃石硯 ,理粗,發墨不滲,類蘷石。
土人刻成硯,以草一束燒過,為慢灰火煨之,色遂變紫,
用之與不煨者一同,亦不燥,乃知天性非水火所移。」

吳門硯雕

清 乾隆《西清硯譜》記載有3方,
 宋代的雘村石硯」,
雘村石硯因刊載於《西清硯譜》而聲名遠播

「雘村石硯」硯石雕琢工藝,
開創了吳門硯雕之「蘇派」藝術,
與端硯之「粵派」、歙硯之「徽派」,
三足鼎立於中國硯壇。

清代 王子若,摹刻《硯史》所用的刻石,
基本取材於優質的雘村石,
如吳門硯雕「蘇派」藝術的傑出代表顧二娘陳端友
硯雕大師均有驚世之作。

----------------------------------------------------------------

【古硯的常見問題 】   二、什麼是「蘭亭硯」?

蘭亭硯六面雕

雘村石硯圖案以蘭亭硯為最多,
石硯常於六面雕刻圖案
構圖飽滿,刀法嫺熟。



雘村石六面雕蘭亭硯

----------------------------------------------------------------

明 文徵明珍藏 圭璧形 雘村石硯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古硯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宋 雘村石 玉堂硯

《西清硯譜》云為:「雘村石」,硯作玉堂式,石色黃中泛白,硯質細潤,
硯面及硯背均有剝蝕現象,受墨處平整微向下斜而成墨池,
硯背刻清高宗御題詩乙首,楷書:「剝蝕漫嫌體不全,成形物豈久長堅,
何年用者玉堂客,至署可過八影磚」。

----------------------------------------------------------------

宋 雘村石 聽雨硯

----------------------------------------------------------------

宋 雘村石 風字硯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