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 YouTube影片
漢唐時期的飲茶歷史 ( 陸羽、茶經、煮茶法 )
======================================
節目內容:
唐 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中國是茶樹的故鄉,茶樹起源於5000多年前,茶樹原產於中國的西南部,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栽培、利用茶葉的國家。
漢唐時期 飲茶的文獻紀載
唐 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記載神農氏是最先發現並利用茶葉的人。
晉 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記載:
「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
西漢宣帝時王褒《僮約》中有兩處提到茶,
即「膾魚炰鱉,烹茶盡具」和「武陽買茶」。
《舊唐書·李珏傳》記載:「茶為食物,無異米鹽」。
唐 陸羽著有《茶經》,是世界上最早關於茶學知識的專著,陸羽也被譽為茶聖。
中國的飲茶法
唐代 煮茶法
團餅茶經過灸、碾、羅等工序,成細微粒的茶末,
在一沸時投鹽,在二沸時投茶煮,三沸時停沸後分飲。
「茶興於唐,盛於宋」
宋代 點茶法
備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羅茶、擇水、取火、候湯、熱茶盞、
將茶末適量入盞中,再把煮好的水用「湯提點」(煮水瓶)注入盞中,
先是調成膏狀,再接著注水,用「茶筅」快速擊打,
使茶盞中出現大量白色茶沫為止。
宋代鬥茶之風盛行,北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一書,
記載北宋徽宗年間,開封城內到處可見的茶坊酒肆景觀。
南宋 吳自牧《夢梁錄》一書,敘述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
城國子監旁之茶湯巷,整條街有多達幾百家的茶坊。
明代 泡茶法
改團茶變為散茶,置茶於茶壺中,
以沸水沖泡,再分到茶盞中飲用。
興盛燦爛的宋代飲茶之風,逐步地傳播到中國的周邊國家,乃至整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