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錢幣的學術用語】 十三、對錢

中國古錢幣的學術用語

十三、對錢

或稱對品錢、對子錢,
「對子」一詞在傳統文化中通常指對聯,是成雙成對的意思,
宋代的「對錢」是指設計和發行時,
同一時間鑄造的相同形制、錢文等,
它們的大小、薄厚、幣材、邊廓、穿孔完全一樣,
以對稱或相對關係呈現的錢幣,
這種錢幣在視覺上通常會以兩枚或三枚為一組,
且形制、文字等會經過精心安排,以突出其相對的特點。

所謂「對錢」就是同一種年號名稱的兩枚錢,
指兩枚錢幣同一種時期鑄造,
鑄錢所用材質一致,
錢幣大小、厚薄、穿孔、輪廓都全部相同,
錢上文字相同,
而錢文書體不同,書法形式不同,
我們把這種類型的錢稱為「對錢」,
這類錢有的是楷書、行書二體成對,
有的是楷書、篆書二體成對,
有的是隸書、篆書二體成對,等等,
對錢是我國錢幣造型獨具特色的表現形式,
欣賞它是一種美的享受。

對錢最早出現于五代十國的南唐,
宋代最流行,元以後絕跡,
從北宋天聖元年開始,直到南宋淳熙七年停鑄,
鑄行長達150多年,共出現過十幾種。

南唐時有「開元通寶」篆隸成對、「唐國通寶」篆楷對稱、「永通泉貨」篆隸對稱等,
到了北宋時期,除了天聖年以前的宋元、太平、天禧、祥符、景德,
和天聖年以後的康定、慶曆、崇寧、大觀外,
可以説無錢不成對,而且形制非常講究,也非常嚴格,
比如至道元寶行草成對,紹聖元寶行篆成對,
宋徽宗時更是對錢集大成時期,
重和、政和、宣和都有多種對錢相匹配,
其質量之精、書法之美既是空前,也是絕後的。

======================================

北宋 聖宋元寶 楷書

【09古幣】   北宋 徽宗 聖宋元寶 楷書 小平

----------------------------------------------------------------

北宋 聖宋元寶 行書

【09古幣】   北宋 徽宗 聖宋元寶 行書 小平

----------------------------------------------------------------

北宋 聖宋元寶 篆書

【09古幣】   北宋 徽宗 聖宋元寶 篆書 小平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