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著名器物及地物
團窠紋
【中國歷代著名畫作】 唐 周昉 內人雙陸圖
======================================
團窠紋簡介
團窠紋是唐代絲綢圖案中常見圖案,
團窠紋是一種圓形的圖案,
窠(ㄎㄜ)是鳥、獸、蟲類等動物棲息的巢穴,
是由紋飾元素組織成為圓形的圖案,
團窠紋按米字形狀,構成骨骼脈絡。
---------------------------------------------------------------
三類的團窠紋
團窠紋可分為
一、「聯珠團窠」、
二、「花卉團窠」、
三、「動物團窠」三類。
一、「聯珠團窠」
是由一個個的小圓珠圍成一個圓圈。
二、「花卉團窠」
漸漸取代聯珠團窠,
由花卉和枝葉構成外環,圍成一個圓圈,
「花卉團窠」是由不同花果植物構成,
「花卉團窠」表現理想狀態的花卉題材,
「寶花」是唐代對「花卉團窠」的一種稱呼。
三、「動物團窠」
團窠紋可由花果紋樣和動物紋樣組合在一起構成,
通常由內、外兩部分組成,
內部是主題紋樣,外部是一個圓環紋樣,
採用對稱和均衡兩種美的形式安排畫面,
廣泛用於絲織品、金銀器和建築裝飾。
【01高古瓷】 唐 唐三彩 寶花獅子團窠紋 辟雍硯
---------------------------------------------------------------
圖案藝術輝煌時期
從6世紀中葉直到隋、唐前期,
聯珠紋是中國最重要的裝飾題材之一,
6世紀後期,小團花和聯珠紋結合起來,
形成新型的聯珠團花紋,
無論是那一串圓珠,還是以鳥獸作為主紋的圖案,
該紋樣受波斯影響較大,都很有西方色彩。
唐代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相當繁榮,
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出現了高潮,
無形中衍生出服飾文化的交流。
大唐文化以開放的姿態,吸取容納諸多異域風采,
與外來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調和並趨於一體化,
並吸收著他們那些與自己不同的創作風格與手法。
唐代的圖案藝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輝煌時期,
因其水平之高,與同時代的唐詩、書法繪畫
具有同等的歷史地位。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銅鏡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唐 寶相花紋葵花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