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的單色釉瓷
14、郎窯紅釉
銅紅釉在永樂、宣德時燒造得極為成功,愈往後愈不如前,
直到康熙時,由郎延極任江西巡撫,兼管景德鎮時,
燒出紅豔生動的銅紅釉,這種釉的燒成相當困難,因此得到了極高的讚譽,
而將其歸之於監督官的功勞,因此以監督官的姓冠之於此類產品,
稱之為「郎窯紅」,
康熙後期出現的豇豆紅及雍正以後的銅紅釉又轉成另一類。
郎窯紅釉色澤光鮮亮麗,
媲美寶石光彩,
銅紅釉發色容易受火焰的影響而成各種變化,
能有紅豔的發色非常難得,
此類紅釉據稱為多層釉所構成,
最貼近胎之一層為白釉,
依次為淺黃、綠、大紅釉,
最外一層為透明玻璃釉。
紅釉流動性高,
以致於口沿較薄,
口下紅釉流失,
留下不規則白邊,
白釉略現淺綠,
釉薄處可見許多露出胎色的細小的點,
紅釉中密佈細小白點,
釉面多明亮稀疏的氣泡,
釉面有無色、細而長的紋片,
及不規則的冰裂紋。
在中段紅釉流淌所呈的現象,
有如牛血絲絲凝結,
因而西洋人稱之為「牛血紅」。
釉色愈往底部色愈深,
而足圈有積釉,
積釉處釉色深黑,
器內及瓶底塗白釉,
圈足露胎,
底白釉無款識,
底釉釉色呈淡黃色,
俗稱「米湯底」,
紅釉燒造時往往容易釉流至足下,
有此現象者往往將足磨切整平。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景德鎮的郎窯紅釉瓷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 康熙 寶石紅釉瓶

清 康熙 寶石紅釉瓶
清 康熙 郎窯紅釉觀音瓶
清 紅釉觀音瓶
口沿流釉呈白色,器身有白點,
近足處有積釉現象,近黑色,
器底與足底露胎,施褐色護胎汁。
清 康熙 郎窯紅釉觀音瓶
清 康熙 寶石紅釉觀音瓶
清 康熙 寶石紅釉荸薺尊
頸直長略粗,至頸下稍外撇,與肩相接,成明顯的一圈凹痕,
肩平,腹圓扁,造型有如荸薺,因此稱為「荸薺尊」。
足大而矮,足壁厚,足內無釉。
清 康熙 紅釉長頸瓶
清 康熙 紅釉觀音瓶
口緣、器裡與底作淡青白色,足端露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