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的釉下彩瓷
4、明中期青花
明代中期有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六朝,
其中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歷時長達二十九年,
正統、景泰、天順三朝被稱作明代景德鎮陶瓷燒造的「空白期」,
至今未尚發現署年款的空白期官窯瓷器,
民窯瓷器精美者亦少,
故陶瓷界稱為「空白期」。
空白期青料以使用蘇麻離青為主,
同時使用國產青料,
國產青料呈色較淡,為灰藍色,
一般線條精細而穩定,不易暈散,
蘇麻離青局部有黑色結晶斑,
下沉並滲入胎骨,用手撫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覺。
成化一朝歷時長達二十三年,體諒民情,勵精圖治,
景德鎮的瓷業到達了高峰,
弘治一朝歷時長達十八年,明朝政治清明,
經濟持續發展,史稱弘治中興,
景德鎮的瓷業到了成化、弘治,
其胎釉的質量均超越了永宣,
成為歷代之最。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是一位功過參半的皇帝,
一方面,他任情恣性,荒淫無度,
另一方面,他為人剛毅果斷,滅劉瑾平定安化王、寧王之亂,
擊敗達延汗,令韃靼多年不敢深入,
並積極學習他國文化,促進中外交流,
由於受到回教傳入的影響,
此時期的特色在於瓷器上刻有阿拉伯文或波斯文。
成化青花用料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成化早期,與宣德青花相似,採用進口「蘇麻泥青」料。
第二類為胎薄、釉白、青花發色淡雅,採用國內「平等青」料。
第三類為「蘇麻泥青」與「平等青」配伍使用。
成化青花一般使用江西樂平縣所產「平等青」料,又稱「陂塘青」,
「平等青」料屬於低鐵高錳性質,沒有鐵銹斑,
發色淡雅,藍中帶灰,呈色穩定,
用料濃處會有輕微泛紫紅的色調,
所以用來描繪線條穩定不暈散,
與宣德「蘇麻離青」鈷料發色濃豔,深淺不一,
以及滲青鐵繡斑所呈現出水墨畫般似的苔點及暈散效果,
有相常明顯不同的時代風格。
如再與萬曆青花相較,萬曆「回青」鈷料發色濃重鮮豔,
濃淡一致,藍中泛紫又大異其趣。
紋飾多用雙線勾靳填色法,
線條纖細,色彩較淡。
紋飾只用平塗,分濃淡而不分陰陽,無渲染。
少人物衣著只畫外衣而無內衣做襯托,有「成化一件衣」一說。
花鳥體型豐滿;
花葉常畫作手掌狀,
花朵只畫正面,
葉片無陰陽反側,
花木多用草地為襯。
弘治在瓷業上多繼承成化,與成化相仿,
用的都是國產的平等青釉料,發色接近,極難區分,
因而,在瓷器鑒定上有「成弘不分」之說,
青花一般使用江西樂平所產「平等青」料,又稱「陂塘青」。
正德瓷器釉面青亮,
釉層中有小而密的集的魚子狀氣泡。
早期青花料採用國產青料「石子青」,
呈色純正、藍中帶灰,
晚期用進口回青料,
呈色青中含紫。
【線上講座展覽 Youtube 影片】 青花瓷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
明中期 青花 尉遲恭救主圖大罐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景德鎮的釉下彩瓷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 成化 青花歲寒三友圖盤
青花釉色青中泛灰。
明 成化 青花夔龍紋碗
青料發色輕淡。
明 成化 青花折枝番蓮紋杯
杯外壁青花繪飾四朵折枝番蓮花紋,青料勾繪輪廓後渲染平塗。
明 成化 青花〈秋夕〉詩意仕女圖碗
青花釉色灰藍淡雅,白釉瑩潤潔淨、微泛米黃色。
盤內外壁釉面密佈細小乳白氣泡,底部偶見較大明亮氣泡。
胎骨勻薄,足底露潔白色胎,胎釉一線呈淺黃色,
底部圈足內牆一周釉薄處泛橙黃色。
明 成化 青花團花龍紋盤
成化官窯使用國產「平等青」作為青花原料,
相較於前朝,青花發色已無鐵斑,且呈色淡雅。
---------------------------
明 弘治 青花蓮塘龍紋碗
弘治青花傳世不多,但水準頗高,
本件以平等青料為主,特色幾與成化同,故有「成、弘不分」之說。
弘治青花特徵較成化纖柔,構圖疏朗,輕描淡繪。
明 弘治 青花花果紋盤
明 弘治 青花雲龍紋盤
---------------------------
明 正德 青花阿拉伯文番蓮紋尊
全器厚重,青色釉沉著,藍中帶灰。
明 正德 青花龍紋渣斗
胎骨厚重,整器以鈷藍畫花,青花濃艷,
有深褐色結晶疵斑,上罩透明釉。
明 正德 青花阿拉伯文番蓮紋七孔花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