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的釉上彩瓷】 4、粉彩

景德鎮的釉上彩瓷

4、粉彩

粉彩創燒於清代康熙晚期,
發展於雍正時期,
盛行於乾隆以後,
無論官窯或民窯都有生產,
是一種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上,
受琺瑯彩影響而產生的釉上彩品種,
雍正年間製作的粉彩淡雅柔麗、最為精細,
因此又有雍正粉彩之稱。

民國 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載:
「清代彩瓷變化繁跡,幾乎不可方物,康熙硬彩、雍正軟彩。
硬彩者,謂彩色甚濃,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

清 寂園叟《陶雅》記載:
「康熙彩硬,雍正彩軟,
軟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
紅為淡紅,綠為淡綠,故約軟彩也。」

粉彩是在燒好的素瓷上,
在含鉛的玻璃質中加入含砷的元素,
成為玻璃白粉,
把五彩顏料中加入玻璃白粉,
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
由於砷的乳蝕作用,
使顏色產生粉化效果,
使色調品種因而增加,
一件器物上彩繪時用色可多達20餘種,
有深淺濃淡之分,加強了紋飾的層次,
施彩之後,用筆塗繪出濃淡的色調,
經700°C烘烤而成,
具有粉嫩柔和的效果及深淺漸層的立體感。

清 寂園叟《陶雅》記載:
「粉彩以雍正朝為最美,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鮮妍奪目,工致殊常。」

---------------------------

清 粉彩 紅地開光 山水樓閣圖大樽

清 粉彩 花卉紋 辟雍硯

清 粉彩 纏枝番蓮紋 齋戒牌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景德鎮的釉上彩瓷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 雍正 粉彩菊花紋盤

清 雍正 粉彩團花小碗

清 雍正 粉彩松鶴長春圖碗

清 乾隆 粉彩玉堂富貴瓷胎鼻煙壺

模製扁壺兩面開光彩繪玉蘭、海棠及牡丹,
象徵「玉堂富貴」,
原貯於華滋堂燕喜堂中,
共41個鼻煙壺貯於一楠木箱中。
下接木塞、牙匙,
用來舀壺裡的鼻煙,
或盛在小碟上,
或直接放在拇指背上,入鼻嗅用。

清 乾隆 粉彩芍藥詩畫鼻煙壺

清 乾隆 粉彩湖綠地花卉紋鼻煙壺

湖綠色釉地,腹繪五彩蓮花、蝠、磬、纏枝蓮,
取福慶之吉祥意。本器一式二十件,共儲於一木匣。

清 乾隆 粉彩鏤空蟠螭紋套瓶

腹鏤空為纏繞螭紋,綠釉描金,底施湖絲釉。

清 乾隆 粉彩御製詩花卉紋鼻煙壺

本器一式二十件,共儲於一木匣。

清 乾隆 粉彩鏤空垂雲轉心瓶

口頸與瓶內層施藍釉錐剔錦上添花紋飾,
肩部為洋紅錦地,上加飾如意圈與花卉,
器外底施湖綠釉。

清 乾隆 粉彩花卉長頸瓶

清宮稱這類頸略寬長的瓶制為紙槌瓶,
瓶頸上的磬紋、「壽」字、如意雲紋、番蓮及瓔珞串珠紋皆為
「慶壽如意」、「連環如意」、「福壽連連」的吉祥寓意。

清 乾隆 粉彩黃地番蓮紋雙耳轎瓶

清 乾隆 粉彩黃地鴻福紋冠架

頂上有一片小圓蓋可以打開,裝入各式香花或香粉,
香氣自器壁鏤空處散出以薰香帽子、頭冠。


清 乾隆 粉彩蟠桃天球瓶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