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學術用語】 二十六、窯變

瓷器的學術用語

二十六、窯變

是指高溫色釉在燒窯過程中自然產生釉色變化的複雜現象,
最具代表的是宋代鈞窯建窯的曜變天目釉,
宋代的鈞窯採用改變釉藥的配方,
既增加著色劑種類,
又改善釉的黏度,
並採取多次掛釉的方法,
逐層施掛配方不同的釉料,
經窯工精心控制窯爐的氣氛與火候,
使各層釉汁內外交融而不至於流淌,
從而產生色彩絢麗多變,
釉層凝厚的釉面。

建窯的工藝特點:

黑釉盞的胎體厚重,胎土含鐵量高,
有「鐵胎」之稱,呈黑灰色、紫黑色,
胎土粗糙堅硬,露胎處色沉而無光,
器物內外施釉,器外壁施釉不及底,
釉色濃稠烏黑,帶有流動性,釉層上薄下厚,
外底邊有積釉流淌的垂釉痕跡。

建窯的黑釉屬於結晶釉,
含鐵量高達8%以上,
在1300多度的高温熔燒過程中,
使釉面產生奇特的花紋,
有類似兔毫毛的、如油滴的、如鷓鴣斑的、如曜變星空的。

鈞窯的工藝特點:

鈞窯的釉以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
在還原條件下燒制出窯變銅紅釉,
鈞瓷因銅紅釉的厚薄不同、入窯的位置不同、溫度的高低不同
造成燒造時釉色的窯變,
而「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窯變出於天然非人力所成,
有「鈞瓷無雙」之說,
並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紅、丁香紫、朱砂紅、玫瑰紫等多種窯變色彩,
紅裏有紫,紫中有藍,藍裏泛青,青中透紅。

======================================

宋 建窯 黑釉 兔毫盞

----------------------------------------------------------------

宋 鈞窯 月白釉紫紅斑 月亮罐

----------------------------------------------------------------

元 鈞窯 天青釉紫紅斑葵口高足盤

元 鈞窯天青釉紫紅斑葵口高足盤

元 鈞窯天青釉紫紅斑葵口高足盤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