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常見泥料】 四、紫砂泥料主要的種類 --- 紅泥

紫砂壺的常見泥料

四、紫砂泥料主要的種類 --- 紅泥

第二類紅泥」:

紅泥的原礦呈淺黃色、青黃色、紅色,
燒製出來的成品顏色主要有紅色透黃,高溫呈暗紅色,
紅泥的砂性少,泥嫩,成型困離,
俗稱「肉多骨少」,
不利於製作大壺,
適合製作小壺,
福建、廣東常見紅泥的小壺,
所以燒製出來呈現出色澤紅艷、柔美可愛的視覺效果,
砂多,砂與砂之間的間隙就多了,
使得泥料燒出來後透氣性較高,
所以紅泥的泥料透氣性是最差的,
它燒出來的緻密度很高,
敲擊它所產生的聲音頻率高,聲音清脆。

紅泥的收縮比一般在12%,
紅泥中的朱泥收縮比一般在20%,
是在紫砂泥中收縮比較高的泥料,
所以容易變形,
燒製出來的成品率低,
朱泥收縮比較大,
在壺身上下圈圍變化大的地方,
因朱泥壺橫向收縮大於垂直收縮
朱泥會出現縱向的皺紋,
所以朱泥會有「無朱不皺」之說,
但壺身上下圈圍一般粗細的朱泥壺皺紋較不明顯
可能和取土的配方、乾燥時間、裝燒方式較特別有關係。
大部份明清老的朱泥壺皺紋也較不明顯。

======================================

清早期 邵柏原製 柏原葉形印款 朱泥蓮子壺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