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學術用語
二十四、脫釉
又稱為「去釉」、「失釉」,
一般是年代早的,相對脫釉就越嚴重,
南方和東南沿海的窯口古陶瓷脫釉現像比北方重一些,
燒成後形成開片多的瓷器,
嘴尾部有少許脫釉,
低溫釉比高溫釉脫釉現象及機率要高,
還有瓷器埋藏地土壤中所含的酸鹼性礦物質,
是造成瓷器脫釉的原因之一,
器物埋在土裏的時間較長,
受到土壤中的酸、鹼腐蝕,
以致器物表面釉層脫落。
======================================
晉 越窯 青釉 羽觴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