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著名書法家
西泠八家
宋代以前,畫上是很少題字的,
宋代,詩人兼書法家的畫家將詩、書、畫結合起來,
元代,印也加入了詩、書、畫的行列,
明清,「詩書畫印」形成了中國的文人畫的定式風格。
印章鐫刻原本由工匠完成的,
明代正德、嘉靖年間興起文人篆刻,
印章鐫刻在文人手中得到完美呈現,
相傳乾隆皇帝曾做過一個夢,
夢見上天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
還賜給他「福壽田」三個大字,
從此每年元旦祭天都要在供案上,
供上福州市壽山村田黃石,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金石學興盛,
印章鐫刻更獲得了輝煌成就,
並進而發展為眾多風格鮮明的藝術流派,
其中以「西泠八家」為代表,
清光緒三十年由丁仁、王褆、葉銘、吳隱創立了「西泠印社」,
由吳昌碩擔任首任的社長。
西泠八家是指由丁敬、蔣仁、黃易、奚岡、
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八位篆刻家組成,
都是浙江杭州人,又稱為浙派,
合稱「西泠八家」。
最早丁敬、蔣仁、奚岡、黃易等四人齊名,稱為「西泠四家」,
後來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人相繼崛起,
也有人稱後四人為「西泠後四家」,
西泠八家並非同時期人物,分為四代,
開創者:丁敬,
第二代:蔣仁、奚岡、黃易,
第三代:陳豫鍾、陳鴻壽,
第四代:趙之琛、錢松。
錢松曾評說:
「國朝篆刻,
如黃秋庵(易)之渾厚,
蔣山堂(仁)之沉著,
奚蒙泉(岡)之沖淡,
陳秋堂(豫鍾)之纖穠,
陳曼生(鴻壽)之天真自然,
丁鈍丁(敬)清奇高古,悉臻其妙,予則直沿其原委秦漢。」
趙之琛是浙派篆刻的一位集大成者。
======================================
一、丁敬(1695~1765)
字敬身,
號鈍丁、硯林,
別號龍泓山人、孤雲、石叟、梅農、清夢生、玩茶翁、玩茶叟、
硯林外史、勝怠老人、孤雲石叟、獨遊杖者,
浙江杭州人,
出身市井,博古好學,好金石文字,
清代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善詩文、藏書家、文物學家,
著有《武林金石錄》、《硯林詩集》、《龍泓山館詩鈔》、
《硯林印存》、《壽壽初稽》。
二、蔣仁(1743~1795)
初名泰,後更名仁,字階平,
號山堂、吉羅居士、女床山民、銅官山民、太平居士、
浙江杭州人,
清代篆刻家。
三、黃易(1744~1802)
字大易、大業,號小松、秋庵、秋影庵主、蓮宗弟子、散花灘人,又號秋影庵主,
浙江杭州人,
清朝篆刻家,書法家,
四、奚岡(1746~1803)
原名鋼,字鐵生、純章,號蘿龕、蝶野子,
別號鶴渚生、蒙泉外史、蒙道士、奚道士、散木居士、冬花庵主,
原籍安徽歙縣,從小隨父親居住在浙江杭州西湖,
清代篆刻家、書畫家,
五、陳豫鍾(1762~1806)
字浚儀,齋名求是齋,
浙江杭州人,
清代篆刻家、書畫家,
六、陳鴻壽(1768~1822)
字子恭,號曼生、曼龔、曼公、恭壽、翼盦、種榆仙吏、種榆仙客、夾谷亭長、老曼等,
浙江杭州人,
書畫家、篆刻家,
曾任贛榆代知縣、溧陽知縣、江南海防同知,
七、趙之琛(1781~1852年)
字次閒,浙江杭州人,
清朝中後期書法家、畫家、金石學家,
八、錢松(1807年—1860年)
字叔蓋,
號鐵廬、耐清、老蓋、西郊、未道士、秦大夫、雲和山人、雲居山人,
晚號西郭外史,
浙江杭州人,流寓上海,
清朝中晚期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古琴演奏家,
曾手摹漢印二千餘方,所以能入漢人堂奧,
趙之琛感嘆說曰:「此丁黃後一人,前明文何諸家不及也。」
======================================
清早期 丁敬 獅橋鈕 青田石印 印文(茹芝餌黃)
---------------------------------------------------------------
清中期 陳豫鍾 (秋堂) (西泠八家5) 龜鈕印章 印文 (西梅)
---------------------------------------------------------------
清中期 錢松 (西泠八家8) 獅鈕印章 印文(晨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