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道 Youtube 影片
唐代的 辟雍 多足硯
======================================
節目內容:
辟雍硯
《小戴禮·王制篇》:「天子曰辟雍,諸候曰泮宮」,
「辟雍」為天子所轄政府之學校,
「泮宮」為諸候國所轄地方之學校,
「辟」借作璧字,言其為一圓形,
「雍」字當寫作廣字下面加一個邕,
廣是高屋之形,邕字乃四方有水,土在其中,
辟雍即指學校的建築,四面環水,
辟雍硯則是對辟雍格局的模仿。
多足硯
三國至唐代流行青瓷的硯台,
一般為圓形,硯面無釉以利研墨,
底多安足,早期瓷硯多為三小乳足,
西晉時硯足似獸蹄,為三蹄足,
東晉以後出現四、六足硯,
唐以後蹄足逐漸增多,稱為多足硯,足有蹄足、珠足等。
隋唐最多可達20多足,甚至黏成一圈,
唐代以後,瓷硯式微,宋代盛行石硯及泥硯,
辟雍硯到唐末,終成時代絕響。
唐長樂公主墓出土了一件初唐白瓷辟雍硯,
公主李麗質是唐太宗鍾愛的第五女,擅丹青遂以生前用硯隨葬,
白瓷辟雍硯環形底座間有25個獸蹄狀足。
唐三彩寶花獅子團窠紋辟雍硯,有28個蹄足,
比長樂公主白瓷辟雍硯還多3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