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清代古蹟 YouTube影片
淡水 牛津學堂
本視頻使用的音樂名稱:Serenity
作者:Aakash Gandhi
來源:YouTube Audio Library
本視頻使用的音樂名稱:One Step Closer
作者:Aakash Gandhi
來源:YouTube Audio Library
======================================
節目內容:
淡水 牛津學堂
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又稱牛津學堂,
位於真理大學校園裡,
該書院由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清光緒八年),
因英文名為Oxford College,
是以紀念家鄉牛津郡人們的捐款,
後世便以「牛津學堂」稱之。
1872年(清同治11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淡水傳教,
由於精通醫術,常藉傳教之便為病人義診,
頗得各地台灣人敬重;
馬偕在臺灣傳教,
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
傳教過程也是在教育學生。
馬偕終其一生,
對於臺灣的宗教、醫學、教育等方面貢獻良多。
1880年(清光緒6年),馬偕博士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
在故鄉報告他在臺灣八年傳教的成果,
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
卻不忍他訓練學生時是
「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
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6215加幣,
讓馬偕在臺灣興建一座現代化學校。
1881年(清光緒7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買地,親自設計、監工,
這所臺灣首見的新式學校終於在1882年(清光緒8年)7月竣工開學,
9月14日落成典禮和開學式,除了師生之外,
有各地教會信徒、英國領事、外國行商、海關客卿、以及台北知府等清朝官吏。
孫開華提督致辭謂:
「如此台灣蕞爾小島,
而有此學堂,
誠為全國最善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