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清代古蹟 YouTube影片
淡水 英國領事官邸
本視頻使用的音樂名稱:Modus Operandi (M.O.)
作者:Wes Hutchinson
來源:YouTube Audio Library
本視頻使用的音樂名稱:Carol of the Bells
作者:Quincas Moreira
來源:YouTube Audio Library
======================================
節目內容:
英國領事館位於新北市淡水區,
屬於淡水古蹟園區內的一部份,
淡水紅毛城的東側。
咸豐8年(西元1858年),
第一次英法聯軍後簽訂天津條約,
開放台灣(安平)、淡水(滬尾)為通商口岸。
咸豐10年,西元1860年,
第二次英法聯軍後所簽訂北京條約,
開放台灣(安平)、淡水(滬尾)、打狗、雞籠為通商口岸。
洋商也相繼前往通商口岸設置據點,從事貿易活動,
淡水港之黃金時代約在1865年至1905年之間,
淡水港的貿易額自1870年代以後,進入加速成長的階段,
其黃金歲月長達25年,進出口淨值呈現顯著的成長。
西元1867年,
英國人藉著淡水開港通商的機會,
向清廷永久租借紅毛城做為英國領事館,
主要工作包括處理國際事務和照顧僑民,
同時兼管海關稅務。
在西元1891年,
由於淡水港的貿易興盛,英國商務拓展,
英國領事館的業務於是日漸龐雜,其地位自然也更加重要,
因此在紅毛城的東側建造了一座紅磚洋樓,
做為英國領事官邸之用,
建築風格為典型的英國殖民地建築式樣。
當時聘請英國建築師設計,
紅磚及匠師來自福建廈門,
英國領事館牆壁為清水紅磚,屋頂是閩南紅瓦,
樓前為草坪,後院為綠蔭,
英國領事館一樓西側為客廳及書房,
東側為餐廳及配膳室,
後側為洗衣間及數間傭人房,
二樓有3間大臥室及貯藏室。
紅磚拱廊的二層洋樓
官邸迴廊採拱型設計,
一樓迴廊立面是圓弧拱,二樓則為半圓拱。
工字鐵樑與波浪鐵板拱
「VR1891磚雕」,
VR字母是維多利亞女皇 (Victoria Regina 1837~1901) 的縮寫
象徵蘇格蘭的「薊花磚雕」與象徵英格蘭的「薔薇磚雕」
垂帶踏跺
綠釉花瓶
錢紋通氣孔
刮泥板
是做為進房前先將腳底的泥土、髒汙刮除的工具。
英國領事的居家生活
官邸二樓大臥室
官邸一樓餐廳
官邸一樓客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