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 Youtube 影片】 宋代 吉州窯 的黑釉茶盞

茶道 Youtube 影片

宋代 吉州窯 的黑釉茶盞

======================================

節目內容:

吉州窯

一、燒造時間:
創燒於晚唐,發展於北宋,盛於南宋,至元末衰退。

二、燒造地點:
吉州窯窯址位於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為中心的贛江兩側,
吉安古稱吉州,故而得名「吉州窯」。

三、燒造品種:
剪紙貼花紋、木葉紋、兔毫毛釉、玳瑁釉(虎皮斑釉)、油滴釉、鷓鴣斑釉、
黑釉彩繪、黑釉灑彩、褐釉灑彩、釉下褐彩、白釉瓷、瓷塑玩具等。

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雙鳳紋斗笠盞 平華居藏

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雙鳳紋斗笠盞 平華居藏

吉州窯剪紙貼花盞

一、『剪紙漏花』是流行於宋代的剪紙藝術。

二、是制瓷工藝相結合民間剪紙藝術產生新穎燒造技法。

三、窯工根據瓷器不同的造型,采用不同的花飾、
配合不同釉面和色彩相互搭配,使外觀和諧達到完美裝飾效果。

四、在吉州窯眾多瓷器品種中,尤以剪紙貼花和樹葉進行裝飾者,
因極具地方特色而深受矚目。

吉州窯為民間窯口,不受限於官窯的制式風格。
靖康之亂後,北方工匠紛紛南遷,因而使其產品結合南北各地特色;
其圖案均源於自然,取自民俗生活,
裝飾圖案質樸明快,童趣盎然,民俗俚語特點鮮明,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

剪紙歷來為農村婦女的閨中之作,用以增加節日、婚嫁等喜慶氣氛和繡花打制底樣。
吉州窯工匠把傳統的、民間喜聞樂見的剪紙,成功移植到黑釉陶瓷上,
從而賦予沉悶單調的黑瓷以民間藝術之美。

把鳳凰靈動飄逸的形象,生動傳神地展現在茶盞上,
體現出民俗藝術的豐富內涵與民間藝人獨特的審美情趣。

----------------------------------------------------------------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