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的單色釉瓷
16、天藍釉
天藍釉是康熙年間景德鎮御窯廠所創燒的瓷器品種,
是以氧化鈷作著色劑的高溫色釉,
但其氧化鈷的含量比霽藍釉的含量較少,
故呈現的藍色極為柔和淡雅,
其釉色似天藍,故名「天藍釉」。
天藍釉器物燒造數量較少,完整傳世極少,
天藍釉因釉色亮麗純淨似晴空之色,
故深受帝王珍愛,只見於御制瓷上,
更多用於文房瓷器,器物種類則多見於精巧小件,
至雍正、乾隆時期才多用於瓶罐等大件器型。
---------------------------
清 光緒 仿康熙 天藍釉 刻花海水團花紋觀音瓶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景德鎮的天藍釉瓷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 康熙 天藍釉暗花花卉紋瓶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4.0公分 口徑8.2公分 底徑7.3公分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4.0公分 口徑8.2公分 底徑7.3公分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3.9公分 口徑8.2公分 底徑7.5公分
清 雍正 天藍釉瓶
高11.5公分 口徑1.5公分 底徑3.5公分
此件作品之形制與同時期造辦處生產之玻璃瓶極為相似。
清 雍正 天藍釉瓶
高11.5公分 口徑1.5公分 底徑3.5公分
清 雍正 天藍釉缸
高12.6公分 口徑18.0公分 底徑10.0公分
底內略凹,僅一環形墊圈痕,露胎呈褐色。
全器施青釉,呈冬青色,釉色均勻潤澤。
清 雍正 天藍釉缸
高12.7公分 口徑18.5公分 底徑10.0公分
平底內凹成足,釉色勻淨柔潤,足底一圈無釉。
清 乾隆 天藍釉白蝶紋花口盤
高5.5公分 口徑27.6公分 底徑14.6公分
藍釉之上再裝飾以白色的花蝶紋,由於紋飾微微浮凸於器表,
加上白釉泛出珍珠般的光澤,在天藍底釉襯托下,令人產生漆器「螺鈿」的聯想。
清 乾隆 天藍釉五孔花插
高12.0公分 口徑7.5公分 底徑7.5公分
器口閉合處及口緣下一圈釉色較淺,全器並遍佈細小開片。
圈足著地處無釉,塗赭色汁。
清 乾隆 天藍釉五孔花插
高13.0公分 口徑7.2公分 底徑7.5公分
器口閉合處及口緣下一圈釉色較淺,全器並遍佈細小開片。
圈足著地處無釉,塗赭色汁。
清 乾隆 天藍釉五孔花插
高12.5公分 口徑7.5公分 底徑7.5公分
器口閉合處及口緣下一圈釉色較淺,全器並遍佈細小開片。
圈足著地處無釉,塗赭色汁。
清 乾隆 天藍釉三羊尊
高32.7公分 口徑12.0公分 底徑14.5公分
全器施天藍色釉,釉色藍中帶青,積釉處呈天藍色,釉層見有細碎之開片痕。
清 乾隆 天藍釉瓷罐
高7公分 口徑2.5公分
清 乾隆 天藍釉瓷罐
高7公分 口徑2.6公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