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的單色釉瓷】 17、仿鈞窯變釉

景德鎮的單色釉瓷

 17、仿鈞窯變釉

仿鈞窯變釉為雍正時期創燒仿宋代鈞釉的新品種,
窯變釉燒製並非易事,工藝較為復雜,
採多次施釉,
燒成過程中,不同金屬元素自然結合,
需經過至少兩次入窯方能燒成,
且於人工製胎配釉之外,
其燒製效果多有賴天成。

雍正帝對仿鈞窯變釉的偏愛,
並多次奉命燒造,
雍正一朝仿鈞窯變釉燒製工藝已爐火純青,
色澤掌控穩妥自如。

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
清 唐英《唐英瓷務年譜長編》記載:
「派廠署幕友吳蕘圃調查鈞窯器釉料配製方法

雍正十三年(1735年),
清 唐英《陶成紀事碑記》記載:
「鈞釉,仿內發舊器梅桂紫(玫瑰紫)……
新得新紫、米色、天藍、窯變四種。」

乾隆時期的仿鈞窯變釉有「火焰紅」和「火焰青」兩類,
所產生的流動窯變釉色,
一般偏藍者,稱「火焰青」,
偏紅者,稱「火焰紅」,
火焰青仿鈞窯變釉的髮色更為絢麗,燒製難度也更大。

乾隆九年(1744年),
清 唐英《恭進上傳及偶得窯變瓷器折》記載:
「奴才在廠製造霽紅瓷器,得窯變圓器數件……雖非霽紅正色,
其釉水變幻,實數年來未曾經見,亦非人力可以製造。
故窯戶偶得一窯變之件,即為祥瑞之征,視同珍玩。」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景德鎮的仿鈞窯變釉瓷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 雍正 仿鈞天藍長方水仙盆

清 雍正 仿鈞花缸

清 雍正 仿鈞窯小花插

清 雍正 仿鈞釉大水仙盆

清 雍正 仿鈞天青小花盆

清 雍正 仿鈞釉獸耳弦紋瓶

清 雍正 仿鈞釉雙耳杏葉扁壺

器表深紅帶藍紫色霞斑,釉面光潤,內裡則多為藍紫色。
器底施醬釉,中刻「雍正年製」雙行四字篆款,圈足塗赭色汁。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清 乾隆 仿鈞釉瓷海棠式觚

所產生的流動窯變釉色,一般偏紅者,稱「火焰紅」。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通體施鈞紅釉,呈紅、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淺混雜流動窯變釉。

清 乾隆 仿鈞釉花式瓶

清 乾隆 仿鈞釉花式瓶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