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的單色釉瓷
醬釉
醬釉又稱:“柿紅釉,紫金釉”,是一種以鐵為呈色劑的高溫色釉,
其釉料中含氧化鐵和氧化亞鐵的總量高達5%以上,
其釉色並非紫色,其釉呈棕紅色,如柿紅色或芝麻醬色而得名,
早在商代晚期就已出現,但真正成熟則是在東漢晚期,
宋代是醬釉瓷器發展的黃金時期,南北各地瓷窯普遍燒造,
並以北方的耀州窯、定窯、當陽峪窯最著名。
明 曹昭《格古要論》記載:
「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價高於白定。
元、明、清時期,隨著全國瓷業中心的形成,
江西景德鎮窯生產的醬釉瓷器一枝獨秀,
景德鎮仿製醬釉瓷始於明初,
明代初期偶見生產,到了宣德時期數量漸多,
常見碗、盤、執壺及水仙盆等器類,釉色質感與早期不同,
明清時期的紫金釉呈色較淡,光澤感較強,
既有單一釉彩的純色裝飾,也有附加白花及青花紅彩等紋樣,裝飾趨向多元。
======================================
清 醬釉 油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