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的單色釉瓷】 6、白釉

景德鎮的單色釉瓷

 6、白釉

【線上講座展覽 Youtube 影片】     明 永樂 甜白釉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鎮窯在青白瓷基礎上,
創燒的一種高溫白釉瓷器,
卵白釉為明代白釉奠定了基礎。

明朝永樂白釉作品,不論薄厚,
釉色大多呈色瑩白,滋潤如脂,
以此為容器,正可以對內容物。
甜白釉釉質瑩白潤澤,
近代學者考證日常食用之白砂糖約於差不多時間問世,
故自明代《事物紺珠》以來,
鑑賞、收藏家們無不以當時的時尚用語「甜白」,
一詞來形容永樂白釉器,此一用法亦沿用至今。

所謂的甜白半脫胎技法,
據耿寶昌《明清瓷器鑑定》,
指器坯施甜白釉後,
使用刮除大半胎骨的技法,
薄胎骨使內外壁兩層釉面幾乎燒結一體,瑩徹透亮。

永樂白釉以胎土刻劃為主要裝飾方法,
亦有模印的紋飾,
因為釉過分厚潤,
胎上劃紋僅依稀可見,
永樂白釉的紋飾一般刻於內壁和盞心,
宣德白釉碗、盞的紋飾則刻於外壁和底面。

宣德白釉與永樂相比,
胎骨稍厚,
釉層中含大量氣泡,
釉表有細橘皮紋,
和少量縮釉點,
釉色白中略含淡青色。

永樂年號款識的多為「永樂年製」四字篆書款,
或模印、或在胎骨上暗刻,
宣德年號款識根據器物的不同,
有在足底、碗心、口沿、流、頸、腹部均有,
所以有宣德款識滿器身的說法,
題於器物上的年號有「宣德年製」,
刻製、篆、楷均有,
題於器物上的年號「大明宣德年製」均為楷書,
以青花題寫或刻製暗款,
瓷器底部加書皇帝年號款識的作法,
從永樂時期即已得見,
在宣德時期才普及,
而這也是官方力量介入窯廠生產的具體展現。

======================================

明 白釉 圓罐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景德鎮的白釉瓷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 永樂 甜白半脫胎雙龍高足碗

明 永樂 甜白半脫胎五龍葵瓣口碗

明 永樂 甜白釉玉壺春瓶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高足杯

明 永樂 白瓷三繫竹節把壺

明 永樂 甜白劃花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明 永樂 甜白四季花卉紋雙繫蓋罐

明 永樂 甜白蓮花紋梅瓶

明 永樂 甜白釉花卉紋葵花式盤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