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製作步驟】 九、透花

古代玉器製作步驟

九、透花

清 李澄淵 於清光緒十七年( 1891 )所繪《玉作圖》,
記錄描繪傳統制玉的主要步驟,
描繪了制玉人勞動操作的場面,
畫冊共含十二幅彩繪圖,
共分為十三道工序,
其 中「透花圖」 為第九幅。

香港藝術館– 從璞玉到玉器

======================================

透花,也就是鏤空的花紋,
首先將待透花的玉器打鑽,
將鑽透出一個圓孔,
以「搜弓」為主要的工具,
接著解開「搜弓」一端的弓弦,
穿過鑽孔再綁回弓上,
最後順著紋樣來回拉弓,
以弦帶動解玉砂,
將玉器切割出鏤空的花紋。

《玉作圖・透花圖》記載:
「凡玉片宜作透花者,
則先以鋼鑽將玉片鑽透圓孔,
後以彎弓(搜弓)並鋼絲一條,
用時則解鋼絲一頭,
隨將絲頭穿過玉孔,
復將結好絲頭子弓頭上,
然後用浸水沙順花樣以搜之,
如木作彎鋸搜花一樣。
圖內桌上有豎木桌拿子或橫木桌拿以穩住玉器。」

這樣的工藝又稱「拉絲」,
以鐵線製弓弦,
上下拉動搜弓再配合解玉沙與水,
在玉器孔內處產生研磨,
把需要鏤空的地方切割去。

玉工用左手握住已經打鑽有洞的玉片,
用「橫木棹拿」和「豎木棹拿」協助玉工,
穩固住工片,
玉工用右手握著「搜弓」來回著拉動,
按照玉片上畫的線條來切割,
線條的圖案是用石榴皮汁來畫出的,
不會被水洗掉。

《玉作圖・透花圖・工具説明》記載:
「橫木棹拿」、「豎木棹拿」、鋼絲、搜弓,
鋼絲、弓背於鋼絲解開式。」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