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時期的古玉
十三、遼金時期玉器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夏遼金時期玉器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
1、遼 玉摩羯佩
長7.2公分 高4.75公分 厚1.2公分
遼 西元907-1125年
青色閃玉質。器首為龍形,有雙翅,尾作魚形,龍口銜珠。
在翅、鰭與尾部共有七個圓穿,可能為佩飾之物。
----------------------------------------------------------------
2、遼至金 玉虎
連座高3.2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玉質,色青黃,質地密潤帶橙黃色斑紋。
全器立雕為一虎,作蹲伏狀,圓眼大咧嘴,
線條簡單但身形飽滿,顯出嬌憨童趣,腹部上下及二側皆有對穿孔可組配。
附木座。本件收入乾隆時期製作多寶格「集瓊藻」中,
據集瓊藻小冊所載原有二層七十三件,共儲於嵌飾獸骨螺甸的木箱中。
----------------------------------------------------------------
3、遼至金 舞人玉佩
寬3.6公分 高7.5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泛灰的玉色,有深褐斑點。
器作人形,頭戴兩側有鳥翅形裝飾的尖頂帽,身穿大圓領、前襬高衩的袍服,
腰繫嵌方形帶銙的腰帶,足登短靴。左手揚於耳後;
右手橫在腰際,長長的衣袖似因手部不斷的迴轉而起螺旋狀的衣褶,
單膝微曲、腳尖點地,另一腳則是以腳跟踩踏於荷葉之上。
神色和善,笑容可掬,充份傳達跳舞時的愉悅感。
有穿孔,自頭頂直下荷葉底部。
----------------------------------------------------------------
4、遼至金 玉蓮瓣紋碗
高5.4公分 口徑11.4公分 底徑6.6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玉質,有淺赭色瑕紋。
圈足。外壁琢飾三重蓮瓣紋;
底琢乾掛,外圍雙龍,示乾隆款,並圍飾回文一道。
附鏤雕螭紋紫檀木圓座。
----------------------------------------------------------------
5、金 花結單柄圓洗
徑9.1公分
金 西元1115-1234年
玉質,色白潤,有瑕紋。
全器作短橢圓形洗,侈口,碩腹,弧形壁,平底。
腹側雕花結單柄。附木雕鏤空夔鳳紋座。
----------------------------------------------------------------
6、遼至金 玉馬形墜飾
寬4.3公分 高3.7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白玉沁褐。馬採跪臥姿,身形圓潤而粗壯。
圓雕整體外型後,再浮雕出耳、尾及腿部;眼、鼻及口部以挖凹的方式表現,
其餘以陰線刻做出毛髮的形狀與線條。
有一直通穿貫通背部及腹部,一橫通穿貫通下腹部。
----------------------------------------------------------------
7、遼至金 玉雙雀
長3.1公分 寬1.8公分 高2.1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本器為橢圓形、雕刻禽鳥一雙,浮游於荷葉上,玉質。
禽背相鄰中間到荷葉底有對穿打孔形成上下串接用的穿孔,
禽眼由桯鑽而成,羽翅線條簡約。
成雙成對的禽鳥動物造形為北方游牧民族常見的玉雕題材。
本器從對禽形式與桯具技巧,以及穿孔所顯現的使用方式來看,屬遼至金代作品。
本器與玉璧形佩(故玉4355)共同盛放於金漆菊花小圓盒(故漆399)內。
存放在院藏「紫檀雕蟠龍方盒百什件」(故雜877)中。
----------------------------------------------------------------
8、遼至金 玉「嘎拉哈」
長3.3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骨狀白玉,玉質溫潤。
「嘎哈拉」為遼金游牧民族對「髕骨」(膝蓋骨)的稱呼,
原本是採對物的臏骨做為玩具或棋子,
後來以金屬或玉仿其形作成的「嘎哈拉」,
演變成為避邪祈福的吉祥佩飾。
----------------------------------------------------------------
9、遼至金 玉虎
長3.0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
10、遼至金 玉魚形盒
長8.0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
11、遼至金 玉獅
長3.6公分 寬1.7公分 高5.4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玉獅,作立姿,頭微仰,睜眼、張口齜牙貌,
嘴巴兩側有長鬚,尾巴上揚,右腳搭於繡球上。
頭部、尾雕飾弧形曲線紋飾,表現鬃毛的豐厚感,四足指爪與關節處雕琢細緻。
玉質帶綹,頭部與四肢有局部烤皮褐斑。帶鏤空雕樹石木座一只。
原存放在院藏〈紫檀木鑲竹絲轉盤格子〉(故雜1284)中。
----------------------------------------------------------------
12、遼至金 玉鹿
長3.5公分 寬1.0公分 高2.0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白玉雕刻而成,玉質溫潤。
全器為一獸坐臥,身形略扁,
眼作圓形淺窪狀,耳、鼻、四肢以簡易線條刻畫;
額部另有一圓形凸起,甚為特殊。
頸後至前後足間有一小孔貫穿器身。
----------------------------------------------------------------
13、遼至金 玉羊墜飾
長2.7公分 寬1.1公分 高2.5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
14、遼至金 玉犬墜飾
長3.1公分 寬1.5公分 高1.3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
15、遼至金 汀渚鷺鷥紋玉頂
底徑4.76x3.93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
16、遼 玉飛天
寬3.4公分
遼 西元 907-1125年
----------------------------------------------------------------
17、遼至金 玉鳳
寬4.9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
18、遼至金 玉人
長5.3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
19、遼至金 玉鏤空圓凹紋飾件
長6.4公分 寬3.2公分 厚0.5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玉質,呈青黃色,夾大片褐斑。
造形頗奇特,似琢作兩雙對稱的抽象動物。
有鏤空的不規則孔,兩面器表還鑽有一些圓凹,
圓凹佈局對稱,似有特殊意義。
----------------------------------------------------------------
20、遼至金 玉鳥飾
長8.4公分 寬4.5公分
遼至金 西元907-1234年
玉質,赭色。
全器雕雙鳥交纏,拉長的羽翼相連。
器表琢流線表示羽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