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著名工匠
朱可心
【紫砂壺的常見問題】 十四、什麼是紫砂一廠?
----------------------------------------------------------------
( 1904 - 1986 )
原名「開張」,學名「凱長」,後改名「可心」,
生於宜興市丁蜀鎮,
父親朱伯榮以編蘆席為生,後開張雜貨店,
朱可心製作紫砂是因黃玉麟一塊匾和一把壺的影響,
一把壺,是朱可心父親朱伯榮所珍藏品玩之物—黃玉麟所製的魚化龍茶壺,
閒暇之時,朱伯即用魚化龍泡茶品茗,
朱可心常趁父不注意,撫摸茶壺,
用手把壺蓋上的龍頭伸出伸進,為此少不了挨責受罵,
黃玉麟的魚化龍在朱可心幼小心靈裡留下了很深影響,
以至於當父親不慎將壺摔碎,十歲出頭的朱可心哭得十分傷心,還生了一場病。
一塊匾,可心小時候曾見過,
是製壺名手黃玉麟於光緒21年(西元1895年)受蘇州吳大瀾之聘,
至愙齊精製各式茗壺後,三年後,黃玉麟載譽歸鄉,
吳大澂送來的一塊匾額,窯場引起轟動,
吳大澂親自定制,親手書寫,派人送至蜀山黃玉麟家中的一塊匾額,
用紅木製成,「壺家妙手」四個字用陽文篆書描金,
後有「愙齊」「吳大瀾」之款識,掛在黃玉麟家正門中堂。
1917年,十四歲拜紫砂藝人汪昇義為師學藝。
1924年,二十歲,結束學藝生涯,開始獨立工作,壺藝初露鋒芒。
1927年,受聘於江蘇省立宜興職業學校窯業科,任工場教員,
取「虛心者可師也」,「壺中杯水可以清心」之意,改其名為「可心」,
因此在1924-1927年間使用凱長印章,屬於20-24歲左右的作品。
1931年,任「江蘇省立宜興職業學校窯業科」技師。
1932年,以天然筍殼狀的「竹節鼎」在美國芝加哥博覽會上獲得「特級優獎」。
1950年,成立蜀山陶業社紫砂工場(紫砂工藝廠前身),任副主任,
他創作的「圓松竹梅壺」,開拓了紫砂壺裝飾新路,
用一節竹筒作壺體,竹枝為嘴,鍵葉為身,蓋面以松梅組成浮雕花紋,
他又創作了「松鼠葡萄壺」、「雲龍壺」等20餘件新產品,長銷不衰。
1954年,參加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民間美術工藝研究班」,學習工藝美術理論。
1954年,製作中國美術家協會訂購松鼠葡萄茶具。
1955年,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成立,擔任副主任負責技術管理。
1956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為紫砂工藝技術輔導。
1959年,仿製明代項聖思的作品「桃杯」,為南京博物院收藏。
1964年,仿製陳鳴遠的作品「包袱壺」,為南京博物院收藏。
1972年至1973年,設計報春壺系列作品,以一壺多樣式裝飾,
在壺身上,分別裝飾竹、松、梅等。
朱可心從藝七十餘年,流世佳作無數,
對於經典,其師古不泥古,
總能在摹古之上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
對於創新,其思如泉湧,
善於從自然中汲取靈感,
創出精美生動、賞用俱佳之精品。
擅長花器造型,尤善以雲、松、竹、梅為題材創作,
開發設計了一種造型多種裝飾的系列產品,
流世佳品有報春壺、三友壺、彩蝶壺等,
風格渾厚淳樸,神韻俱佳,
成為花貨巨匠,一代宗師。
======================================
【10紫砂】 近代紫砂廠 朱可心製 朱炳浩刻 山水詩文 朱泥 竹報春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