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著名工匠
吳雲根
【紫砂壺的常見問題】 十四、什麼是紫砂一廠?
----------------------------------------------------------------
( 1892 - 1969 )
又名吳芝萊,
生於宜興和橋鎮一個貧困家庭,
1906年,14歲時拜紫砂名家汪生義為師,
與朱可心、汪寶根為師兄弟。
1906年,吳雲根隨汪生義受聘於「陽羨慕紫砂陶業公司」為技工,專制仿古器具。
1915年,「宜興利用公司」成立,汪生義等被聘為公司技師,
吳雲根亦隨師進公司製壺,由公司推薦與楊阿時、江祖臣、李寶珍,
赴山西省平定縣平民陶器廠任技師,
利用木炭釉爐窯試驗完成二次燒成的爐鈞釉紫砂陶,
取得相當不錯的「仿均釉」效果,
利永公司的紫砂龍窯-永安窯,其作品獲1930年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銀獎。
1918年,回到宜興,任職於鐵畫軒。
1929年,受聘於南京中央大學陶瓷科任技術員,
在那裡結識紫砂職業教育家、設計家、江蘇省立陶校校長王世傑。
1931年,參與創辦「江蘇省立宜興陶瓷職業學校」。
1932年,任「江蘇省立宜興職業學校窯業科」技師。
1932年,參加百年一度在美國芝加哥的世界工藝博覽會獲優秀獎。
1954年,製作中國美術家協會訂購二節竹段茶具。
1955年進入「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員」,培養出許多紫砂名。
吳雲根技藝全面,
擅長光器、花貨、筋囊器等類型,
尤其以竹入壺,獨具風貌,
代表作「竹段提梁壺」等為傳世經典,
壺身飽滿挺拔,泥色近如成竹,
以竹節制成壺嘴,
並綴一小竹枝於壺體,疏密有致,竹葉如風吹拂,
以曲折的帶葉的小竹根作為壺蓋的鈕,
以細竹枝彎成方中見圓的提梁,
竹節的紋理、竹芽的點綴都顯示出細膩逼真的效果,
他創製出「二節竹段」茶具,
以其古樸典雅,清秀端麗的特色風格為市場接受,
為紫砂業的恢復作出一定的貢獻。
吳雲根待人謙和大度,德藝俱佳,
作品如人品敦厚、樸實,
在紫砂工藝人才培養上做出了特別突出的貢獻,
大批學子在其扶掖之下,步入紫砂工藝殿堂,
1956年11月,紫砂廠招收第二批學員共30名,
其中史玉琴、何挺初、葛明仙、汪寅仙、范洪泉、
王月仙、李有仙、範盤沖、吉德寶、方立品、陳秀雲、
吳欣南、葛岳彬、徐慈媛、朱麗君等15人由吳雲根負責培養。
1958年,紫砂廠又招收新一批學員,
吳雲根又添新學員呂堯臣、吳震、週坤生、程輝、俞金鳳、吉奮英、
周林生、張樹林、顧玉英、劉生娣、週洪科、崔紅妹、唐素秋等。
1961年,廠部安排儲立之、鮑志強等人在吳雲根身邊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