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學術用語】 二、火石紅

瓷器的學術用語

二、火石紅

瓷器如胎泥淘煉不夠純淨,泥中含鐵質較多,燒窯完成時,為使窯溫快速下降,一般要開風門,此時窯爐變成氧化氣氛,足底露胎處產生二次氧化,如果胎土的鐵元素濃度較高,經氧化就會形成氧化鐵露胎處局部會轉成磚紅色,紅色有深有淺,稱為火石紅。

---------------------------------------------------------------

    元  青花鳳穿牡丹紋雙系扁壺 (平華居藏)

底部明顯可見有大面積的火石紅

觀察底足可看見底足露胎處從胎骨裏面泛出橘紅色火石紅

在放大鏡100倍下,觀察火石紅,
胎土是由瓷石加高嶺土而制成的二元配方,
高嶺土的鐵元素濃度明顯高,
所以瓷器出窯後經氧化就會形成較明顯的火石紅

---------------------------------------------------------------

元 青花花卉紋葫蘆形執壺 (平華居藏)

觀看足底有旋痕紋,見有大面積的火石紅,
且清晰可見細小砂眼及黑糊麻點。

---------------------------------------------------------------

元青花鱖魚水藻紋匜 (平華居藏)

底部無釉處,明顯可見有大面積的火石紅

青花匜口沿唇面露胎不施釉,
這和宋代的芒口工藝有著某些聯系,
口沿唇面露胎處火石紅

在放大鏡100倍下:觀察「口沿唇面火石紅」,
可看見粉紅色,為口沿唇面露胎處火石紅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