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學術用語】 三、蛤蜊光

瓷器的學術用語

三、蛤蜊光

1、「透明釉」表面的蛤蜊光

在寶石學中「蛤蜊光」也稱為「暈彩效應」或「彩虹效應」。

是由於石英礦物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內應力作用,而在其內部產生「晶裂現象」,石英礦物因「晶裂現象」而成為「晶裂裂隙」,「晶裂裂隙」而成為「薄膜

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晶裂裂隙」對可見光的光波,因「薄膜干涉」的作用,使某些光波減弱或消失,使某些光波加強,而呈現出如同蛤蜊內壁的彩暈。

在自然界中因「薄膜干涉」作用而產生彩暈,常見的例子有:「彩虹水晶」、「肥皂泡泡」、「水面上的油漬」、「CD 的表面」、「蛤蜊內壁薄膜」等等,因「薄膜干涉」呈現出如同蛤蜊內壁的彩暈。

「釉料」的化學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硅 SiO2,和石英礦物成分相似,所以也會產生因內應力作用而產生的「晶裂現象」,「晶裂裂隙」對可見光的光波,因「薄膜干涉」呈現出如同蛤蜊內壁的彩暈

「蛤蜊光」通常正視不見,側視分明,迎光顯現,避光消退。

2、「釉上彩」表面的蛤蜊光

唐三彩、釉上彩瓷,如三彩、五彩、粉彩、琺瑯彩等,彩料在高溫燒製後,由於彩料的燒製工藝特殊性彩料也會產生因「薄膜干涉」呈現出如同蛤蜊內壁的彩暈,因為會發生在老品和新品上,所以無法以此斷定瓷器的新老。

======================================

唐 花梨木紋絞胎座獅 (平華居藏)


釉面上的蛤蜊光圖

在放大鏡100倍功能下:45度角側視,到處可見清楚的「蛤蜊光」

--------------------------------------------------------

唐 檀木紋絞胎座獅 (平華居藏)


釉面上的蛤蜊光圖


在放大鏡100倍功能下:45度角側視,到處可見清楚的「蛤蜊光」

--------------------------------------------------------

清晚期 水墨五彩人物故事圖筆筒 (平華居藏)


五彩彩面上的蛤蜊光圖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