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著名畫家】 王昱(小四王)

中國歷代著名畫家

王昱(小四王)

【中國歷代的畫派】      一、什麼是清初正統畫派?

======================================

1、清代初期的正統畫派

明末清初畫壇四位王姓畫家,
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合稱四王,
他們均擅長山水畫,
在繪畫風格與藝術思想上,
師法宋元明山水畫的傳統畫風,
尊循董其昌的藝術主張,推崇元四家。

大量臨摹古人作品,
借鑑古人立意、佈局、運筆、色彩、線條,
在臨摹古人作品的實踐中積累筆墨功夫,
能靈活地運用古人的筆墨技法,
走出一條新古典藝術風格,
追求平淡清閑的情調﹐
作品中表現出恬淡温和、中規中矩的文人畫風,
四王畫派的追隨者很多,
之後出現「小四王」(王昱王愫王宸王璣),
後四王」(王三錫王廷週王廷元王鳴韶)等,
引領清代畫壇300多年。

2、王昱生平簡介

( 1662 - 1748 )
字日初,號東莊、雲槎山人、丹林,
江蘇太倉人,
與清代畫家王玖、王宸、王愫合稱「小四王」,
為「小四王」之首,
小四王四人,除了王璣為江蘇常熟人外,
其他均為江蘇太倉人,
「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
除了王翬為江蘇常熟人外,
其他均為江蘇太倉人。

王昱二十歲時跟王原祁學畫,
王原祁由於受皇室青睞,政治地位顯赫,
追隨他的人也較多,
遂形成「婁東畫派」,
因婁江(瀏河)東流經過太倉,
因其為江蘇太倉亦稱婁東人,
故稱「婁東畫派」。

王昱為王原祁的族弟,
山水畫面貌最似王原祁,
筆墨松秀,並長於淺絳設色畫法,
喜山水,其畫淡而不薄,疏而有致,
有點元代的倪瓚和方從義的繪畫藝術風格,
著有《東莊論畫》。

3、王昱的東莊論畫

清 王昱《東莊論畫》記載:
「余性無他嗜,幼躭六法,年弱冠時,
就正於家麓台夫子,猥蒙極口稱賞,
後負笈至都,侍硯席獲聞緒論至詳且盡
甲子長夏,追憶師傅,參以心得,偶有所觸,
隨筆漫書,爰作論畫三十則。
非敢雲金鍼之在是,學者由此參之,庶不為歧趨所惑爾。」

王昱二十歲時受教於王原祁,
後來背著書箱隨王原祁到京都伺候讀書寫作,
得到老師傳授繪畫言論最詳細完整,
將畫繪中的體驗和領悟,寫作《東莊論畫》三十則,
為使後學者由此琢摩,
不為各種繪畫趨向所迷惑。

《東莊論畫》是一部繪畫論著,
該書大概成書於雍正末年或乾隆初年,
是王昱本人繪畫的創作理念,
該書論及繪畫的氣韻、畫家修養、
作畫順序、技巧方法、筆墨趣味等方面,
王昱認為「意在筆先」,
畫家首先該培養美好的人品,
才能有美好的悟性與靈感,
能以發掘、欣賞到大自然中美好的氣韻。

4、王昱東莊論畫中的欣賞古人作品

清 王昱《東莊論畫》記載:
「畫雖一藝,其中有道。
觀古人真跡
何等章法?何等骨力?何等神味?
學者能深造自得,便可左右逢源,
否則紙成堆,筆成冢,終無見道之日耳。」

正統畫派借鑑古人的作品,
發掘、欣賞其畫中的理、氣、趣,
以龍脈之法構圖,
強調筆墨精神,
強調文人法格。

5、王昱東莊論畫中的氣韻

清 王昱《東莊論畫》記載:
「嘗聞夫子有云:
『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氣韻之間
不在有形處而在無形處。』
余於四語獲益最深,後學正須從此參悟。」

明 董其昌《畫旨》記載:
「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
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
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
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

王昱師從王原祁,
強調中國山水畫必須師法自然,
發掘、欣賞大自然生動的氣度韻致,
生命的活力、氣韻的精神,
借筆墨以寫畫天地萬物。

6、王昱東莊論畫中的立品

清 王昱《東莊論畫》記載:
「學畫所以養性情,
且可滌煩襟、破孤悶、釋躁心、迎靜氣。
昔人謂山水家多壽,蓋煙雲供養,眼前無非生機,
古來各家享大耋者居多,良有以也。」

王昱主張將繪畫當作精神追求,
蕩滌塵埃、修心養性。

清 王昱《東莊論畫》記載:
「學畫者先貴立品
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
否則畫雖可觀,卻有一種不正之氣,隱躍毫端。
文如其人,畫亦有然。…………。
畫中理氣二字,人所共知,亦人所共忽。
其要在修養心性,則理正氣清,胸中自發浩蕩之思,
腕底乃生奇逸之趣,然後可稱名作。
未動筆前須興高意遠,已動筆後要氣靜神凝
無論工致與寫意皆然。」

王昱主張將人品與畫品結合,
學畫貴在建立好的人品,
畫品即人品,
人品正,畫亦正,
否則不正之氣隱躍毫端。

7、王昱東莊論畫中的六種要素

清 王昱《東莊論畫》記載:
「氣骨古雅,神韻秀逸,使筆無痕,
用墨精彩,布局變化,設色高華,
明此六者,覺昔人千言萬語盡在是矣。」

王昱覺得前人的千言萬語盡都在此,
繪畫技法必須明白此六點,
一、氣勢骨力古樸雅致,
二、神韻秀美灑脫不同凡俗,
三、用筆沒有痕跡,
四、用墨精彩,
五、好的布局變化,
六、用色高雅華美。

8、王昱東莊論畫中的養性

清 王昱《東莊論畫》記載:
「未作畫前全在養興,
或睹雲泉,或觀花鳥,或散步清吟,或焚香啜茗,
俟胸中有得,技癢興發。
即伸紙舒毫,興盡斯止。
至有興時續成之,
自必天機活潑,迥出塵表。」

王昱認為未作畫之前,
需要先培養興趣,
或者欣賞白雲、流泉,
或者觀賞花鳥,
或者散步、清雅吟詩,
或者焚香飲茶,
待胸中有所得,急的要想抒發興致,
隨即鋪紙、磨墨、展筆,直到興致竭盡為止,
到有興致時,再繼續完成,
這樣作品必定活潑、有創意,與凡俗的作品迥然不同。

======================================

清早期   王昱 山水木石圖 水墨斗方

======================================

/div>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