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字體
七、楷書
楷書是指字體的筆畫平直、字形端正,
由隸書演變而來的正規字體,
它把隸書的「蠶頭雁尾」變為平直,
字由扁平改為方正,
楷書約起源於漢末,
至曹魏而完備,
盛行於魏晉南北朝,
到唐代時,最為鼎盛,
一直通行到現在。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碑帖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唐 褚遂良 臨王獻之 飛鳥帖
褚遂良(西元五九六-六五九年),浙江錢塘人。
字登善。博學文史,工楷隸。
虞世南死後,太宗嘗歎無人可與論書者,
魏徵遂薦遂良,官至尚書右僕射。
其書法由虞世南入手,上溯王羲之,
工力精深,特以行書為勝。
褚書以研媚著稱,書體流暢的韻律感,
唐張懷瓘評褚遂良之書如美女嬋娟,不勝羅綺,
讚其書體溫雅美麗,用筆則疏瘦勁鍊,
此帖雖為後人臨摹但亦可為褚書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