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常見問題
一、什麼是書法技法的四寧、四毋?
【中國歷代的畫派】 二、什麼是清初創新畫派?
======================================
傅山在書法上提出:
「寧拙毋巧,
寧醜毋媚,
寧支離毋輕滑,
寧直率毋安排,
足以回臨池既倒之狂瀾矣。」
傅山認為:
「寧拙毋巧」寫字寧可笨拙,也不要刻意狡詐求巧,
「寧醜毋媚」寫字寧可醜陋,也不要故意討人喜愛,
「寧支離毋輕滑」寫字寧可參差不齊,也不要輕浮懦弱,
「寧直率毋安排」寫字寧可自然,也不要故意造作。
後來的揚州畫派受啟發,如鄭燮的書法,
字體剞側,隨意揮灑,
他用隸書參以行楷,
非隸非楷,
單個字體看似歪歪斜斜,
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
稱為「六分半書」、「板橋體」、「破格體」,
即取隸(八分)之六分半,
其餘一分半為篆、楷、草體,
人稱之為「亂石鋪街體」,
此其線條的表達與空間之構成,
乃運草書法而融會於行楷隸篆之中,
行筆之疾徐與字體大小相互參合,
使整幅的疊盪律動嫻熟而勃張,
並於放逸與凝鍊間。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鄭燮書法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 鄭燮 六分半書懷素自序中堂
【尺寸】(190.5x105.2公分)
馬宗霍書林藻鑒謂。板橋始學鶴銘。山谷。
后以分書入行楷。縱橫馳聚。別成一格。與金冬心異曲同工。
蔣士銓謂。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翻。故觀其書如賞其畫。
或謂之雪柏風松挺然而秀出于風塵之表。或稱秋花依石。野鶴戛烟。自然成趣。
板橋此書。小大由之。疾徐輕重亦由之。融諸筆法筆式。
觀其書。詞氣甚壯。筆勢匹變。
是典型的六分半書。即俗稱的板橋體。或破格體。
此其線條的表達與空間之構成。乃運草書法而融會於行楷隸篆之中。
行筆之疾徐與字體大小相互參合。
使整幅的疊盪律動嫻熟而勃張。
並於放逸與凝鍊間。自然展現了板橋的才分與氣格。
妙品常掛。故而上截隳之數字。為下半及鈐印則完好。
內容書唐僧懷素自敘文。茲錄如后。
夫草稿之作。起於漢代杜度崔瑗。始以妙聞。迨暨乎伯英。
尤擅其美。羲獻茲降。虞陸相承。口訣手授。以至于吳郡張旭長史。
雖姿性顛逸。超絕古今。而模楷精詳。特為真正。真卿早歲。
常接游居。屢蒙激昂。教以筆法。此幀雖失之全貌。蓋難復矣。
惟國基先生鑑家供養。不忍於神跡損。故倡議勉難為之。原擬依樣補闕。
卻知其難為而退。今則小楷書之以全其空。上則篆書題額。
即此或不免於不類之誚耳。卜茲陳宗琛并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