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道 Youtube 影片
蘭亭序 雙鉤摹本 ( 元 陸繼善 摹禊帖 )
======================================
節目內容:
《蘭亭集序》
書法家「王羲之」所作,
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是晉代書法成就的代表。
晉穆帝永和九年(西元353年),
王羲之為會稽太守,三月三日的暮春時節,
他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邊,舉行了流觴賦詩的曲水雅宴,
邀約了當時的名士名流共41人共會雅宴,
他們在崇山峻嶺、茂林脩竹環繞的曲水邊,
詠物抒懷,發抒生命情致,寫下天人合一的篇章,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
王羲之酒醒之後,過幾天又把原文重寫了好多本,
但終究沒有在蘭亭集會時所寫的好。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大自然懷抱中的曲水流觴雅宴間,
在古往今來的天地中悟道之作,
展現他在短暫的生死之間,
追尋生命的存在價值的哲思。
王羲之
東晉時期大臣、書法家,
王羲之一生最突出的成就即書法藝術,
王羲之早年隨書法家衛夫人學寫書法,
後他改變初學,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𦅚,
吸取魏晉諸家書法的長處,創立了獨特的風格,
受到人們的尊崇,有「書聖」之譽。
唐人摹本
唐太宗得〈蘭亭序〉墨蹟後,
即令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等名家搨摹,
分賜皇子、近臣,
世人稱為唐人摹本。
======================================
元 陸繼善 摹禊帖
陸繼善,江蘇甫里人。
字繼之,號玄素,
曾隨侍趙孟頫,得習雙鉤填廓之法。
本幅為陸繼善用河北鼠毫筆,
雙鉤其兄所藏唐人摹〈蘭亭序〉。
柯九思於其後題跋:
「今世學書者,
但知守定武刻本之法,
寧知蠒紙龍跳虎臥之遺意哉,
蠒紙既不可復見,
得見唐摹斯可矣,
唐摹世亦艱得,
得保茲卷,
勝世傳石刻多矣。」
倪瓚於其後題跋:
「今觀陸玄素雙鉤一卷,
筆意具在。」
董其昌於其後題跋:
「唐摹下真迹一等耳。」
陸繼善曾隨侍趙孟頫,
得習雙鈎填廓之法。
複製書法的一種方法是「雙鉤填墨」。
以較透明的紙蒙於法書上,
先以細筆鉤出輪廓,
再用墨填補,亦稱「雙鉤廓填」。
本幅為陸繼善用河北鼠毫筆,
「雙鉤填墨」其兄所藏唐人摹〈蘭亭序〉,
陸繼善此本與傳世唐摹本中最為精良的馮承素摹本,
被認為是最接近蘭亭真跡。
將之對照〈蘭亭八柱〉第三帖(馮承素摹蘭亭序),
製作方法雖異,卻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了祖本的風貌,
最明顯莫過於刪補塗改的部分。
此外,如「羣」字末筆的分叉、
「茂」字的牽絲、
「為」字的姿態等等,
都可反映出兩者所共有的風格來源。
======================================
【歷史典故】 - 003、蘭亭集序
展覽報導 - 國立故宮博物院 「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選萃:元 陸繼善 摹褉帖」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蘭亭集序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
宋郭忠恕摹顧愷之蘭亭讌集圖
此圖完整表達曲水流觴故事,
將當時所作詩篇,
列於人物之旁,圖文並呈,
詩中之畫,畫中之詩,
畫則佳矣,詩亦美矣,
誠為兩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