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時期的古錢幣 】 六、宋代時期的錢幣

中國各時期的古錢幣

六、宋代時期的錢幣

宋朝可分為北宋與南宋,
西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
西元1127年,北宋滅亡,
宋高宗定都杭州臨安建立南宋,
西元1279年,南宋滅亡,
共經歷18任皇帝,
共歷319年。

宋代繁榮的經濟和文化,
孕育了發達的貨幣經濟和貨幣文化,
兩宋貨幣主要以錢幣為主,
絹帛等實物,成了普通商品,
錢幣中以銅錢佔重要地位,
宋代錢幣除了使用傳統的銅錢以外,
又鑄造了大量的鐵錢,
白銀已日漸重要,
以及發明和使用紙幣。
錢幣的流通區域,
中原、華南、華北的大部分地區通行用銅錢,
四川則使用鐵錢,
山西、陜西兩地是銅、鐵錢並用,
廣東是兼用金銀,
全國各地皆有紙幣的流通。

宋代設有少府鑄錢監、鑄錢院,
這兩家國營製幣廠,
主要負責銅山的開採挖掘與銅錢的鑄造,
皆為國家所經營。

北宋每年鑄錢在五百萬貫以上,
是唐代的20倍,
南宋承襲北宋鑄錢的制度,
以「年號錢」為主,
由於通貨膨脹,
所以發行紙幣,
鑄錢的數量不及北宋。

宋代錢幣的錢文書法多樣,
篆、隸、行、草、楷等,
篆書體中又有九疊篆文「皇宋通寶」,
楷書中有徽宗的瘦金書「崇寧通寶」、「大觀通寶」,
形成了宋錢書法藝術的特色。

宋錢幣的寶文名稱不一,
銅錢有元寶、通寶、重寶等,
鐵錢有珍寶、之寶、洪寶等,
宋代錢幣的面額複雜,
有小平、折二、折三、當五、當十、當百、當五百等面額,
經常是一紙命令就把當十錢改作當五錢行使,經常變動。

----------------------------------------------------------------

國號錢

兩宋錢幣以年號錢最多,
國號錢不是以年號命名的錢幣,
是國號加寶文的錢幣,
宋代的國號錢主要有:
「宋元通寶」、「皇宋通寶」、「聖宋元寶」、「聖宋寶」、「大宋元寶」等,
宋代的第一種錢幣是「宋元通寶」,
由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51年)時鑄造,
錢式是沿襲「周元通寶」,
 其中「聖宋元寶」是比較常見的,
而且有篆、隸、楷、行四種字體,
也有銅、鐵兩種材質。

【古錢幣的常見問題】        什麼是國號錢?

----------------------------------------------------------------

年號錢

從北宋宋太宗鑄造「太平通寶」年號錢開始,
每逢皇帝改元,
就以新的年號鑄造新錢,
歷經元、明、清各朝,
都一直沿用,
宋朝經歷300多年,
皇帝改元頻繁,
共鑄行了49種「年號錢」。

【古錢幣的常見問題】        八、什麼是年號錢?

----------------------------------------------------------------

對錢

所謂「對錢」就是同一種年號名稱的兩枚錢,
指兩枚錢幣同一種時期鑄造,
鑄錢所用材質一致,
錢幣大小、厚薄、穿孔、輪廓都全部相同,
錢上文字相同,
而錢文書體不同,書法形式不同,
我們把這種類型的錢稱為「對錢」,
這類錢有的是楷書、行書二體成對,
有的是楷書、篆書二體成對,
有的是隸書、篆書二體成對,等等,
對錢是我國錢幣造型獨具特色的表現形式,
欣賞它是一種美的享受。

【古錢幣的常見問題】        什麼是「對錢」?

----------------------------------------------------------------

御書錢

就是皇帝親筆書寫的錢文,
開創這一先河的是北宋的宋太宗,
以後宋朝多位皇帝都親手書寫過錢文,
而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錢文,
更是代表了宋代貨幣文化的最高水平。

宋太宗對書法有偏愛,
曾派人整理刻《淳化閣帖》,
淳化年間,宋太宗親筆書真、行、草三種書體的「淳化元寶」錢文,
開創了宋代皇帝親自動手書寫錢文的先河

北宋宋徽宗趙佶的書法,別成一體,自號瘦金書,
這種書風學自唐代薛稷,特徵是筆跡細瘦,
在轉折處,將藏鋒露鋒運轉提頓痕跡,特別加強,
即成瘦金書的基本筆畫架構,
北宋宋徽宗御筆親書,瘦金體錢,
有「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

「崇寧通寶」發行於宋朝崇寧年間( 1102 - 1106),
同時期發行的貨幣還有「崇寧重寶」和「崇寧元寶」,
錢文為徽宗親筆御書的,
有「小平」和「折十」兩種面額。

「大觀通寶」是宋徽宗趙佶御筆親書瘦金體錢,
發行於北宋大觀年間(1107 - 1110)的方孔錢,
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及特大型錢。

【古錢幣的常見問題】        什麼是御書錢?

----------------------------------------------------------------

交子

「交子」是中國北宋時四川省流通的紙幣,
是世界上最早正式發行的鈔票,
宋真宗時(997~1022年)始於民間出現,
最初由商人發行,
後改由官府印發相當於法定貨幣,
「交子」有「官交子」和「私交子」之分,
「私交子」是民間流行的票據,
「官交子」是朝廷成立「交子務」發行的官方紙幣,
以鐵錢為本位。

在宋仁宗初行時,「交子」開始出現貶值的壓力,
宋徽宗崇寧至大觀年間(1102 - 1110),
由於戰爭頻繁,出現通貨膨脹的危機,
使社會喪失對貨幣的信心,
造成「交子」通貨的功能隨即消失。

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詔令,
第四十一至四十三界交子不再收兌,流通遂停止,
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改「交子」為「錢引」,用以代替貶值的「交子」,
「錢引」是北宋發行的一種紙幣,「錢引」意即為兌換錢幣的憑證,
三年換發一次,稱為一界,
「錢引」上印有界分、年限以及面額等,並飾以各種圖案花紋,
後來因不能兌現而貶值。

【古錢幣的常見問題】        什麼是世界上最早正式發行的鈔票 - 「交子」?

----------------------------------------------------------------

宋元通寶

後周顯德七年(西元960年),
後周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
在趙普、石守信等人的支持下,
發動陳橋兵變,代後周而稱帝,
建元「建隆」,定國號為「宋」。

趙匡胤建立北宋後,
先後攻滅南方的吳越、南唐,
及北方的北漢等割據政權,
同時加強中央集權,發展社會經濟,
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動盪的局面。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穩定,商品經濟的日益繁榮,
社會對貨幣的需求量激增,
恢復經五代十國破壞的開元錢制勢在必行,
在這種情況下,北宋政府開始鑄行「宋元通寶」。

「宋元通寶」鑄於北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
是北宋的開國錢幣,
「宋元通寶」是國號加寶文的國號錢,
「宋」即指國號大宋,
「元」即創始之意,
「通寶」即通行寶貨,
形制仿唐「開元通寶」及承襲五代「周元通寶」,
錢文仿八分書(隸書),
錢文直讀,
材質分為銅、鐵兩種,流通中鐵錢十當銅錢一,
只見小平錢。

「宋元通寶」是宋代首鑄貨幣,
後宋太祖傳位於弟宋太宗趙光義即位,
於太平興國年間(西元976年 - 西元983年),
改鑄「太平通寶」錢。

北宋 宋元通寶

【09古幣】   宋元通寶   ---   北宋 太祖 宋元通寶 楷書 小平

----------------------------------------------------------------

太平通寶

是北宋的宋太宗於太平興國年間,
所鑄造的年號錢,
宋朝開寶九年(976年)農曆十月,
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
其弟趙光義即位,為宋太宗,
宋太宗改元,年號為太平興國,
鑄太平通寶,鑄造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西元976 - 984年),
形制和宋元通寶相似,
錢文書體真書兼八分,
光背或有星月紋,
以銅質小平錢為主,另有鐵錢和鐵母。

《宋史.食貨志》記載:
「初,太宗改元太平興國,更鑄太平通寶。
淳化改鑄,又親書淳化元寶,作真、行、草三體。
後改元更鑄,皆曰元寶,而冠以年號。」

宋太宗改年號為太平興國,
太平通寶為北宋首個年號錢,
在宋代就被用來作厭勝錢(押勝錢)、吉祥錢,
錢文有篆書、行書、隸書、楷書,
上下左右對讀書。

北宋 太平通寶

【09古幣】   太平通寶   ---   北宋 太宗 太平通寶 楷書 小平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