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著名古錢幣
乾元重寶
唐肅宗發行的錢幣有「乾元重寶」和「重輪乾元重寶」兩種,
「乾元重寶」直徑2.7公分,
每文重1錢6分,即5克,
1枚錢當開元通寶10枚,
又叫「當十乾元」、「乾元大錢」。
乾元二年又鑄「重輪乾元重寶」,又叫「重棱錢」,
1枚錢當開元通寶50枚,
直徑3.5厘米,重3錢2分,即11.94克。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西元755年),
安祿山在範陽率領軍隊十五萬人起兵,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
唐肅宗至德二年(西元757年),
唐將郭子儀率領軍隊收復長安,
唐肅宗李亨回京後,第二年改元「乾元」,
為了籌措軍費,填補財政虧空。
唐肅宗下達「鑄一當十錢詔」:
「錢貨之興,其來久矣。
代有沿革,時為重輕。
周興九府,實啟流泉之利;
漢造五銖,亦宏改鑄之法。
必令小大兼適,母子相權,
事有益於公私,理宜循於通變。
但以干戈未息,帑藏猶虛。
卜式獻助軍之誠,宏羊興富國之算。
靜言立法,諒在便人。
御史中丞第五琦奏請改錢,以一當十,別為新鑄,不廢舊錢。
冀實三官之資,用收十倍之利。
所謂於人不擾,從古有經。
宜聽於諸監別鑄一當十錢,文曰開元通寶。
其開元通寶者依舊行用。
所請采鑄捉搦處置,即條件聞奏。」
《舊唐書.食貨志》記載:
「御史中丞第五琦奏請改錢,以一當十,別為新鑄,不廢舊錢,
冀實三官之資,用收十倍之利,所謂於人不擾,從古有經。」
《資治通鑑.唐紀三十六》記載:
「(乾元元年)秋,七月丙戌,
初鑄當十大錢,文曰乾元重寶。
從御使中丞第五琦之謀也。」
唐肅宗乾元元年(西元758年),
御史中丞第五琦又建議發行虛價大錢,
鑄重輪乾元重寶,一枚重寶相當於開元錢五十,
結果造成民間爭相盜鑄,幣值大貶。
【中國各時期的古錢幣 】 四、唐五代十國時期的錢幣
======================================
唐 肅宗 乾元重寶
【09古幣】 唐 肅宗 乾元重寶 楷書 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