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著名古錢幣
貨泉
第四次幣制改革(新朝天鳳元年,西元14年):
25 貨布
1 貨泉
東漢 班固《漢書.王莽傳》記載:
「是歲(地皇元年),罷大小錢,更行貨布,
長二寸五分,廣一寸,直貨錢二十五。
貨錢徑一寸,重五銖,枚直一。
兩品竝行。敢盜鑄錢及偏行布貨,伍人知不發舉,皆沒入為官奴婢。」
東漢 班固《漢書.食貨志》記載:
「後五歲,天鳳元年,復申下金銀龜貝之貨,頗增減其賈直。
而罷大小錢,改作貨布,長二寸五分,
廣一寸,首長八分有竒,廣八分,其圜好徑二分半,足枝長八分,間廣二分,
其文右曰「貨」,左曰「布」,重二十五銖,直貨泉二十五。
貨泉徑一寸,重五銖,文右曰「貨」,左曰「泉」,枚直一,與貨布二品並行。
又以大錢行乆,罷之,恐民挾不止,迺令民且獨行大錢,
與新貨泉俱枚直一,並行盡六年,毋得復挾大錢矣。」
王莽發行了「貨布」和「貨泉」兩種貨幣,
「貨布」的價值等於二十五個「貨泉」,
「貨泉」的重量為五銖,幣值為一文。
1 貨泉
「是歲(地皇元年),罷大小錢,更行貨布,
長二寸五分,廣一寸,直貨錢二十五。
貨錢徑一寸,重五銖,枚直一。
兩品竝行。敢盜鑄錢及偏行布貨,伍人知不發舉,皆沒入為官奴婢。」
「後五歲,天鳳元年,復申下金銀龜貝之貨,頗增減其賈直。
而罷大小錢,改作貨布,長二寸五分,
廣一寸,首長八分有竒,廣八分,其圜好徑二分半,足枝長八分,間廣二分,
其文右曰「貨」,左曰「布」,重二十五銖,直貨泉二十五。
貨泉徑一寸,重五銖,文右曰「貨」,左曰「泉」,枚直一,與貨布二品並行。
又以大錢行乆,罷之,恐民挾不止,迺令民且獨行大錢,
與新貨泉俱枚直一,並行盡六年,毋得復挾大錢矣。」
「貨布」的價值等於二十五個「貨泉」,
「貨泉」的重量為五銖,幣值為一文。
秦始皇統一全中國,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
銅權測定,當時每斤的重量,在250克左右,
一兩約為 250 ÷ 16 = 15.625 克左右,
半兩約為 15.625 ÷ 2 = 7.8125 克左右,
漢文帝5年,規定半兩錢重4銖,
「銖」是古代的一種重量單位,
一銖為一兩的24分之1,
一銖約為15.625 ÷ 24 = 0.651 克左右,
二十五銖錢約為 15.625 ÷ 24 × 25 = 16.275 克左右。
【古錢幣的常見問題】 王莽瘋狂的「貨幣改革」,發行了那些錢幣?
【中國各時期的古錢幣 】 三、漢三國二晉南北朝隋時期的錢幣
======================================
新莽 貨泉
【09古幣】 新莽 貨泉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錢幣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莽 貨泉
直徑1.7公分
銅製,圓形中央有方孔,一面鑄有「貨泉」,
一面圖文無法辨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