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茶葉歷史】 二、茶樹的植物學起源

中國的茶葉歷史

二、茶樹的植物學起源

茶樹的植物學起源,即是茶樹作為一種植物,
它何時在地球上出現,以及分佈在世界哪些地方,
茶樹的起源跟其他物種一樣,
早在人類發現和利用之前就已經存在,
根據研究茶樹至今應有七、八千萬年的歷史,
茶樹的原產地是以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
中華大陸西南地區為中心地帶。

圖片資料來源機關:PICRYL全球最大的公共領域媒體搜尋引擎

----------------------------------------------------------------

野生古茶樹

明代 雲南《大理府志》記載:
「點蒼山(下關)……産茶樹高一丈。」

唐 陸羽《茶經》記載: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
    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茶樹是中華大陸南方的優良樹木。
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尺,
在巴山、峽川一帶,
有的茶樹粗到需要兩人才能合抱,
要將茶樹枝砍下來,才能採摘到芽葉。

指出茶樹起源於中華大陸南方,
在中華大陸的10個省區,
近二百處發現有野生古茶樹,
有的地區甚至成片分佈。

雲南思茅地區鎮源縣九甲區和平鄉千家寨,
就發現野生大茶樹群落數千畝。

在雲南動海縣巴達大黑山密林中,
發現高大野生型古茶樹,
株樹高32.12米,胸圍2.9米,
估計樹齡有1700年。

雲南瀾滄縣發現的邦威過渡型古茶樹,樹齡1000年左右。

雲南動海縣南糯山的栽培型古茶樹,樹齡約800多年。

雲南省臨滄市的鳳慶縣,
有一株樹齡達到3200年人工栽培型古茶樹,
可見在3200年前,就有人類在種植茶樹。

圖片資料來源機關:Canva Pro 用戶免費使用

----------------------------------------------------------------

茶樹的起源地

從古茶樹的分佈地域來看

第一、
中華大陸西南部山區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的分佈中心,
該地區的山茶科植物比其他國家分佈得都多,
全世界總共有24屬380種山茶科植物,
其中有16屬260多種的山茶科植物,
分佈在中華大陸的西南部山區。

第二、
中華大陸西南部山區野生古茶樹數量最多,
雲貴高原地區已經發現的野生古茶樹的數量遠多於印度,
而且早在1200多年前,中華大陸西南部山區就有野生古茶樹的相關紀錄,
如今,中華大陸地區已經有10個省份約200多個地區相繼發現野生古茶樹,
其中70%集中在雲南、四川和貴州,
例如雲南千家寨數千畝野生古茶樹群落

第三、
中華大陸西南部山區的茶樹類型豐富多樣,
有灌木型、小喬木型、大喬木型等不同形態,
茶樹葉有大也有小,各種茶樹品種在中華大陸西南部山區都有分佈,
中華大陸西南部山區的野生茶樹類型之多、數量之大、面積之廣,
是世界上罕見的,
這是原產地植物最顯著的植物地理學特徵。

第四、
1980年在貴州省晴隆縣與普安縣交界的雲頭山發現茶樹的茶籽化石,
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的一塊茶籽化石,
根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測定,
茶籽化石距今有100多萬年的歷史,
這項發現進一步證明了中華大陸西南地區是茶樹的發源地。

野生古茶樹絕大部分分佈在雲南的南部與西南部,
以及廣西、貴州、四川的部分地區,
指明中華大陸西南部的雲貴高原是茶樹的起源地的中心。

圖片資料來源機關:PICRYL全球最大的公共領域媒體搜尋引擎

----------------------------------------------------------------

中華大陸地區是茶樹的起源地

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的景邁山,
位於西雙版納、普洱、緬甸的交界處,
有栽培型萬畝古茶園,
面積2.8萬畝,古茶樹320餘萬株,
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於2023年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也是首個以茶為主題的世界遺產。

中華大陸地區是茶樹的起源地,也是茶葉的故鄉,
數千年前就在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地發現了野生古茶樹,
中華大陸地區的茶葉生産已有三千年的歷史,
是世界上最早採栽茶、飲茶的國家,
中華大陸西南地區是古茶樹的起源地,
後來茶樹經由西南的古巴蜀地區,
向長江中下游、東南沿海地區依次傳播開來。

圖片資料來源機關:Canva Pro 用戶免費使用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