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及裝飾紀念建物
榭
榭的意思是「憑藉」,
所以榭這一類型的建築多半依靠庭園中某處而構成,
如依水邊、花樹旁建築的小空間都可稱為榭,
榭常見多是蓋在水邊的建築,
而榭和軒、亭、舫的性質很接近,
建築風格都是比較輕鬆不拘形式的。
台灣清代古蹟(Youtube頻道)
======================================
林本源園邸 月波水榭
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林本源園邸」,
分成「園」與「邸」兩大部分,
「園」是指「林家花園」,
「邸」是指林家的祖厝「三落大厝」,又稱「光祿第」,
為林家全盛時期所建造之祖厝,
目前是作為祭祖用途。
林家首先在板橋建立宅院,
道光27年(1847)首建「弼益館」,
「弼益館」為點收穀租之地方,
咸豐元年(1851),在「弼益館」旁興建「三落大厝」,
並開始修築庭園,
至光緒19年(1893)全部完工。
「月波水榭」是蓋在水邊的建築,
外型為雙菱形,
因伸出水面所以有小橋與岸相連,
屋頂有平台,
可供人賞月,
因月影映於水中,
故名「月波水榭」。
月波水榭是池中雙菱形的建築,
座落於海棠形水池之中,
又稱「蓬萊仙島」,
有如一艘小船泊於碼頭邊,
予人豐富的想像。
水榭旁邊有小橋和外面連接,
有迴旋式的樓梯,可登上屋頂眺望,
月波水榭四周池水環繞,
不管月亮在那個方位,都能夠看到倒影,
從這裡觀賞映入水中的月亮倒影,格外優美。
雙菱形也稱方勝,
是一種中國古典工藝常用的圖案,
有連綿再生的象徵意義。
水榭右側有迴旋石階,
纏繞大樹的迴梯蜿蜒而上,
額題「拾級」,讀「ㄕㄜˋ級」,
意味登階而上,
拾級而上迴旋石階可登屋頂平台,
有步步高升的意味。
【台灣清代古蹟 Youtube 影片】 板橋 林本源園邸 榕蔭大池
【台灣清代古蹟 Youtube 影片】 板橋 林本源園邸 光祿第
----------------------------------------------------------------
======================================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