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常見問題】 十、什麼是曼生壺?

紫砂壺的常見問題

十、什麼是曼生壺?

陳曼生

陳鴻壽(1768~1822),
字子恭,
曼生、曼龔、曼公、恭壽、翼盦、種榆仙吏、種榆仙客、夾谷亭長、老曼等,
齋名「阿曼陀室」,
浙江杭州人,
書畫家、篆刻家,
曾任贛榆代知縣、溧陽知縣、江南海防同知。

其工詩文、書畫,善製作紫砂壺,
書法長於行、草、篆、隸諸體,
篆刻師法秦漢璽印,旁涉丁敬、黃易等人,
為「西泠八家」之一。 
著有《種榆仙館摹印》、《種榆仙館印譜》、《種榆仙館詩集》、《桑連理館集》。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      二、西泠八家

======================================

曼生壺

陳鴻壽於金石書畫以外,以設計紫砂壺最為人稱道。
是中國第二代紫砂壺大師的領軍人物,
《陽羨砂壺圖考》等記載嘉慶二十一年(1816),他擔任宜興知縣,
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
陳鴻壽和楊彭年合作,
把金石鐫刻、書畫、詩詞與製壺工藝結合,
開創了一種新的紫砂藝術風格,
有「壺隨字貴,字依壺傳」之說。

嘉慶年間陳鴻壽與楊彭年合作製作的紫砂壺, 
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
壺底阿曼陀室」的,
都是由陳鴻壽、楊彭年設計製作,
陳鴻壽與其幕客江聽香、高爽迫、郭頻迦、查梅史等銘刻的,
世人稱其壺為「曼生壺」。

清 錢泳《履園叢話》記載:
曼生司馬,書畫、篆刻無所不精,
不意竟傳於曼壺也。

曼生壺」的兩大特點:
第一:是把詩文書畫、金石鐫刻,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
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

第二: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
陳鴻壽和楊彭年創造了許多種新的款式,
後人稱它們為「曼生十八式」。

----------------------------------------------------------------

文人壺之始

清末民初 張虹 李景康《陽羨砂壺圖考》記載:
「明清兩代名手製壺,
每每擇刻前人詩句,
而漫無鑒別,
或切茶而不切壺,
或茶與壺俱不切,
予嘗謂此等詩句不如略去為妙
至於切定茗壺並貼切壺形作銘者,
實始於曼生,世之欣賞有由來矣。」

而文人雅士不同於一般的紫砂工匠,
紫砂器題詞作畫,
把金石鐫刻、書畫、詩詞與製壺工藝結合,
銘文書法精妙入神、獨具匠心,
所刻詞句「切壺、切題、切情、切意、切茶」,
達到「可用、可賞、可玩」的雅趣,
將文化思想、藝術審美、生活情趣,
集「詩、書、畫、金石鐫刻」於一體,
與紫泥砂壺美妙的結合,
從而使紫砂壺充滿了文人氣息。

紫砂界曾有這樣的論述:
「壺隨字貴,字依壺傳」,
「好壺一定有好字,好字一定是好壺」,
「有銘文的曼生壺是沒銘文壺的三倍價」。

紫砂界曾有這樣的評價:
「千年紫砂,綿延至今;
雅俗共賞,文化先行;
前有陳曼生,後有梅調鼎。」

----------------------------------------------------------------

曼生十八式

曼生十八式不是指只有十八種款式,
目前市面上所看見的曼生壺以超過二十多種,
十八就如「女大十八變」、「十八般武藝」一樣,
泛指曼生壺有許多種款式。

一、合歡壺           壺銘:八餅頭綱,為鸞為䍿,得雌者昌
                               壺銘:蠲忿去渴,眉壽無割
二、柱礎壺           壺銘:茶鼓聲,春煙隔,梅子雨,潤礎石,滌煩襟,乳花碧
三、圓珠壺           壺銘:如瓜鎮心,以滌煩襟
四、井欄壺           壺銘: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飲庶幾,永以為好
五、合盤壺           壺銘:竹裏半爐火活
六、春勝壺           壺銘:宜春日,強飲吉
七 、匏瓜壺          壺銘:飲之吉,匏瓜無匹
八、半月壺           壺銘: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飲之甘泉
九、週盤壺           壺銘:吾愛吾鼎,疆食疆飲
十、石銚提梁壺   壺銘:銚之製,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
                               壺銘:煮白石,泛綠雲,一瓢細酌邀桐君
十一、石銚壺       壺銘:不肥而堅,是以永年
十二、葫蘆壺       壺銘:為惠施,為張蒼,取滿腹,無湖江
十三、笠蔭壺       壺銘:笠蔭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無說
十四、觚稜壺       壺銘:承沆瀣,潤喉舌,飲之吉
十五、卻月壺       壺銘:月盈則虧,置之座隅,以我為規
十六、鈿盒壺       壺銘:鈿合丁寧,改注茶經
十七、扁壺           壺銘:止流水以怡心
十八、半瓜壺       壺銘:梅雪枝頭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
十九、扁石壺       壺銘:有扁斯石,砭我之渴
二十、漢方壺       壺銘:水味甘,茶味苦,養生方,勝鍾乳
二十一、鏡瓦壺   壺銘:日之光,泉之香,仙之人,樂未央
二十二、瓦當壺   壺銘: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飲之甘泉,青蘿清玩
二十三、果圓壺   壺銘:山有智珠,使人不枯,列仙之儒

======================================

清中期 楊彭年製 郭頻迦銘 漢君壺

香港藝術館分館 香港茶具文物館館藏

https://hk.art.museum/tc/web/ma/tea-ware-collection.html

高7公分 寬11.8公分

「彭年」 「阿曼陀室」印
「茗壺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頻迦」識
「嘉慶乙亥」( 1815 ) 刻銘

壺把下端有「彭年」印款。
壺上的書法銘刻是由陳氏的好友郭頻迦所製作,
下腹近底部分刻了十五個陳氏朋友的名字,
顯示他們曾在一次雅集中共同品定過這件壺。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