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著名古錢幣】 直百五銖

中國歷代著名古錢幣

直百五銖

「直百五銖」是三國時期蜀漢劉備所鑄造的錢幣,
正面篆刻有「直百五銖」四字,陽文,
直讀
「直百」以隸書書寫,
「五銖」則以小篆書寫,
其中「直」當為「值」之通假字,
五銖則為漢朝貨幣,
「直百五銖」即等值一百枚五銖錢。

建安十九年(西元214年),劉備破雒城,
遂進圍成都,後數十日劉璋乃開城出降。
成都破後,士兵紛紛丟下武器,競相至城中庫藏搶奪財物,
劉備憂慮軍中開支的問題,
劉巴乃與之說道:
「很簡單,只要鑄造直百錢,
使物價穩定,然後派遣官員去設立官方市場即可。」
劉備聽從劉巴的建議,
數月之後,府庫便又再次充實。

直百五銖的通常重量,大約在五銖的一至三倍上下,
但實際面額卻是五銖的百倍,如此大的增長差異,
使劉備蜀漢政權產生貨幣貶值,
並產生通貨膨脹的現象,
最終藉此得以括取百姓三十乃至四十倍的物資,用以充實軍中開支,
並且,直到蜀漢滅亡前後,
直百五銖的實際重量已下降至原本重量的二十分之一,
使貨幣進一步地貶值。

蜀漢和同一時期的孫吳皆施行該種鑄造大值貨幣的行為,
造成貨幣貶值及通貨膨脹的現象在國內發生;
而魏國雖然造幣工藝粗糙,但錢幣重量穩定,
魏國地區經濟較穩定,
出土之直百五銖按年代逐漸減輕,
證明蜀漢當時的經濟政治形勢與惡化趨勢。

【古錢幣的常見問題】        什麼是中國流通時問最長的貨幣 - 五銖錢?

【中國各時期的古錢幣 】   三、漢三國二晉南北朝隋時期的錢幣

======================================

三國 蜀漢 直百五銖

【09古幣】   三國 蜀漢 直百五銖

======================================

 
Copyright © 2021 中華文物藝術網 | Powered by 平華居古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