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常見的器型
玉璧、玉瑗、玉環
======================================
1、玉璧的功用
考古發現最早的玉璧距今約9000年,
是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小南山地區中發現的「小南山遺址」,
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齊家文化也有出土玉璧,
玉璧在商周時期較興盛,
漢代以後逐漸式微。
《周禮・春宮・大宗伯》記載:
「以玉為六器,以禮天地四方;
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
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古人認為「玉」是上天山川賦予的恩賜寶物,
古人在祭祀、天子祭祀宗廟、兩國互相遣使通好往來等儀禮上,
使用的玉器稱為「禮玉」,
自夏朝開始發展,直到商周,
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禮玉文化」,
中國古代禮制的玉器為「六器」:
「玉圭、玉璧、玉琮、玉璜、玉璋、玉琥。」
一、玉圭,是一種長方形玉片,下端平直,上端尖銳或平整。
二、玉璧,呈圓形,中間有孔洞,。
三、玉琮,是一種外方内圓中空的柱狀玉器。
四、玉璜,呈半圓形或窄弧形片狀。
五、玉璋,呈扁平長方形狀,一端是斜刀,另一端有穿孔。
六、玉琥,是一種刻有老虎紋樣或呈伏虎形的玉器。
中國古人認為「天圓地方」,
良渚晚期出現「天體崇拜」的信仰,
從出土、流散、傳世品可統計,
一些與天象有關的符號(如「鳥立祭壇」等),
只刻在「圓璧」與方柱形的「玉琮」上,
二者應是成組祭祀天地的禮器。
玉璧的外形為圓形,
中間的孔也是圓形,
天是圓的,又是蒼色(青色)的緣故,
所以「蒼璧」是用來祭天用的禮器。
----------------------------------------------------------------
2、穀璧、蒲璧
《周禮・春宮・大宗伯》記載: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
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
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
「穀紋」的紋飾是
一顆顆圓凸的半球形,
每顆半球形的邊上都伸出一個小小的芽尖,
像一顆顆發芽的穀粒,
排列得十分整齊,
玉璧上飾有穀紋樣的玉璧稱為「穀璧」。
「蒲紋」的紋飾是
玉璧表面以多組平行直線交織,織角,織線間凸起六方形顆粒,
玉璧上飾有蒲紋樣的玉璧稱為「蒲璧」。
----------------------------------------------------------------
3、玉璧、玉環、玉瑗
玉器呈扁平圓形、中心有一圓孔,
主要有三種類型,
1、玉璧,2、玉環,3、玉瑗。
《爾雅・釋器》記載:
「肉倍好謂之璧,
好倍肉謂之瑗,
肉好若一謂之環。」
邢禹疏:
「肉,邊也,
好,孔也,
邊大倍於孔者名璧。」
扁圓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中心圓孔的孔徑大於玉質邊的部分者為「瑗」,
中心圓孔的孔徑小於玉質邊的部分者為「璧」,
中心圓孔的孔徑與玉質邊的部分相等者為「環」。
======================================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古玉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1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規範,
可免費自由下載及應用。
600萬畫素數位化圖檔及文字均依 「CC授權條款4.0」(CC BY 4.0)規範 ,
圖像與文字均無須申請,不限用途,不用付費即可公開使用,
請於適當位置標示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1、齊家文化 玉璧
徑36.2-36.9公分 厚0.8-1.4公分
齊家文化,西元前2300-1700年
此璧顯得大而粗獷,除了厚薄不勻,圓周不正,
表面留有一道近乎直線形的切割痕。
附木座,座底陰刻隸字填金「靜怡軒珍玩」款。
----------------------------------------------------------------
2、良渚文化早期 玉環
外徑14.5公分 孔徑4.5公分 最厚1.7公分
良渚文化早期,西元前3200-2600年
原為斑雜結構的閃玉,可能曾入土受沁,又經盤摩,或曾染色,
目前一面尚為土黃色,另一面為深淺交雜的褐紅色。
面積中等但較為厚重,圓周不正、厚薄不勻,中孔兩面對鑽,孔壁微帶淺旋痕。
----------------------------------------------------------------
3、齊家文化 玉瑗
外徑9.0公分 孔徑5.5公分 厚0.4公分
齊家文化,西元前2300-1700年
玉質,帶赭色斑,有三道明顯玉璺。中孔大。表面光素。
----------------------------------------------------------------
4、戰國 玉穀紋璧
厚0.7公分 徑4.7公分 孔徑1.4公分
戰國,西元前475-221年,
玉質,色灰白,部分有水銀沁與璺。
器作圓璧形,內外有廓凸起,面上琢穀紋,雙面紋飾相同。
----------------------------------------------------------------
5、西漢中期 玉蒲紋璧
徑11.3公分 孔徑4.44公分 厚0.31公分
西漢中期,西元前140-74年,
青玉,散佈褐絲斑紋,一處有璺,半透明。
圓整,孔緣平廓,外緣無廓,外緣有磨切痕,蒲紋排列均勻整齊。
======================================